央廣網合肥11月14日消息(記者徐鵬)記者今天從中國電信量子研究院獲悉,搭載“祖沖之三號”同款芯片的超導量子計算機“天衍-287”已完成搭建。該量子計算系統具備“量子計算優越性”能力,處理特定問題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4.5億倍,未來將接入“天衍”量子計算云平臺并首次面向全球開放應用服務,這也將是我國首個具備“量子計算優越性”的量子計算云平臺。這標志著我國在推動量子計算實用化道路上邁出重要一步。
公開資料顯示,“祖沖之三號”包含105個數據比特和182個耦合比特,實現了對83比特32層復雜度的“量子隨機線路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與現有最優經典算法相比,“祖沖之三號”處理量子隨機線路取樣問題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15個數量級(快千萬億倍),綜合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即將上線的超導量子計算機使用“祖沖之三號”同款系列芯片,擁有105個數據比特和182個耦合比特,與備受矚目的“祖沖之三號”同根同源,具備量子計算優越性,由中電信量子集團與國盾量子聯合團隊搭建和調測完成。
此次搭建過程體現出“全國產”、“AI賦能”、“超量融合”三個方面技術突破。首先,搭建過程使用了全國產的超導量子計算機硬件設備和元器件,大容量稀釋制冷機、測控電子學、低溫元器件等關鍵部件全部由國內廠商研發生產,中國電信牽頭國內生態廠商構建了全國產化的超導量子計算供應鏈體系;其次,團隊自主研發了AI賦能的超導芯片參數自動校準系統,在人工智能技術賦能下,成功實現量子計算系統的高效、高精度自動校準與維護;最后,通過將這臺超導量子計算機與“天翼云”超算集中部署,基于硬件直連達成高帶寬的量超融合,實現量子計算和超算的低延時交互,助力算力資源的協同調度,構建“硬件—軟件—云平臺—生態”的全國產化量子計算全棧式工具體系。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