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平涼崆峒區以林長制為抓手,嚴格落實森林防火“8311”工作措施,以實際行動打出生態保護“組合拳”,實現林草資源提質增量與防火安全屏障建設雙向突破。
山火實操演練(崆峒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崆峒區簽訂承諾書286份,對全區特殊群體、林區墓地造冊登記并及時更新工作臺賬,摸清林緣區的施工單位、放牧人員等情況,嚴查野外用火行為,層層落實防火責任,各鄉鎮嚴格落實屬地責任,共組建275支應急撲火隊伍,設立防火檢查站30個,在林緣區修建191處集中祭祀點,在中心城區設置25處集中祭祀點。形成“雙總林長”高位推動機制,15名區級林長,749名鄉級、村級林長分片包干,區級林長帶頭巡林調研,鄉鎮林長抓實日常管護,村級林長做好一線巡查,督促1625名生態護林員、212名草管員落細落實崗位責任,把林草資源管護責任落實到末梢,切實把防火責任落實到人、到崗、到山頭地塊,實現“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樹有人護、責有人擔”的全域覆蓋格局。
一直以來,崆峒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安全生產暨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會議精神,第一時間發布了《崆峒區2025—2026年度森林草原防火禁火令》,在寒衣節、春節、清明節等節點,及時發布《森林防火倡議書》《文明祭祀倡議書》,號召崆峒區群眾文明祭祀,減少森林火災隱患,督促各鄉鎮切實做好節點期間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構建“人防+技防”防控網絡,全區2個視頻監控點、3套卡口24小時不間斷運行,實現重點區域實時監控全覆蓋,有效阻止火種進山入林。同時,落實特殊人群監管責任,對林區智障人員、獨居老人等重點人群實行“一對一”監護,杜絕人為火災隱患。
據悉,崆峒區堅持“預防為主 宣傳先行”,采取“線上+線下”、“精準化+全覆蓋”相結合的方式,全方位開展宣傳教育。線上通過微信公眾號、短視頻平臺、短信等推送防火信息10萬條,深入開展防火宣傳“六進”活動(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進機關),針對林區作業人員、外來游客、邊遠村社居民等重點人群開展“一對一、點對點”宣傳,全民防火意識顯著增強。暢通舉報渠道,設立違規用火舉報電話,鼓勵群眾參與監督。
崆峒區嚴格落實領導帶班和24小時值班制度,各鄉鎮和重點森防單位做到24小時待命。鄉鎮級組建不少于30人的應急撲火隊伍、村級組建不少于20人的群眾撲火分隊,督促鄉鎮對生態護林員開展森林防火專業知識培訓和應急演練各1次以上,強化安全撲救和自救互救培訓,提升“打早、打小、打了”能力。
目前,崆峒區森防指辦公室充分發揮牽頭作用,健全與應急、公安、氣象、電力、文旅等部門的協同聯動機制,建立信息共享、會商研判、聯防聯控、資源共建、預警叫應、工作約談、問題整改、執法銜接工作機制,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分析火險形勢,研究解決突出問題。督促各鄉鎮和重點森防單位采取多種形式全面巡查,積極開展“林電共安”等各項隱患排查,建立安全隱患排查臺賬和問題清單,明確整改時限,確保將各類事故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崆峒區嚴厲打擊涉林違法犯罪,時刻保持高壓態勢,堅決遏制破壞林草資源的行為,守住不發生重大森林火災的底線。(來源:崆峒區融媒體中心)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