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永州11月13日消息(記者 黃珂嵐 通訊員 駱力軍 謝俊松)青磚黛瓦馬頭墻,回廊掛落花格窗。在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的東外歷史文化街區,連片成排的古建筑斑駁陸離,透著古樸滄桑的氣息,青石板上游人如織,九嶷觀前人聲鼎沸……

近年來,寧遠縣圍繞九嶷山5A級旅游景區創建,通過建強組織體系、發揮黨員作用、帶動居民增收,推動旅游經濟持續升溫,“文旅商體”融合發展。今年1—10月全縣旅游總人數、總收入分別同比增長23.1%、26.2%。九嶷山景區榮膺“國家級文明旅游示范單位”,寧遠成功獲評“全國文明城市”“全國縣域旅游發展潛力百佳縣”。

為統籌協調東外街經營主體力量,解決發展難題,寧遠縣舜源集團成立九嶷觀商業綜合體黨支部,負責運營發展。公司推行“舜源集團黨委+綜合體黨支部+黨員和志愿服務者”聯動服務機制,形成“上下聯動、各方協同、齊抓共管”的黨建工作體系,將組織優勢轉化為文旅發展優勢。

“何書記,咱外街能不能搞點寧遠特色夜市?游客逛累了,坐下來喝杯茶、看段表演,多舒服!”“書記咱們停車場要安一些充電樁,有些客人總為充電犯愁……”在寧遠縣東門歷史文化商業街,“有建議直接找書記”,成了企業和商戶們的“新習慣”。設定游玩路線、劃定區域擺攤設點、加大巷子文化IP打造,外街每月開展“古街夜話”活動,支部書記何紹斌聽取游客、商戶、黨員代表的意見建議,共商景區發展藍圖。

“黨組織就像一座連心橋,將政府、企業、街道等各方力量緊密聯結,讓黨員群眾心往一處擰,勁往一處使。”黨支部書記何紹斌說,黨支部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協調解決景區服務、招商等問題,外街先后舉辦“來寧遠,趕鬧子”“一江兩狀元”“文廟古街,周末有戲”等群眾文化夜市,吸引線下20萬人次參與,線上30萬人次觀看直播。

“以前覺得亮身份是露臉,現在才知道是挑擔。”湖南九嶷山控股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歐晗感慨,黨員志愿服務崗不只是榮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10月以來,2025年永州寧遠九嶷山馬拉松、永州市第四屆旅發大會相繼在寧遠舉辦,為確保活動順利舉行,九嶷山控股集團的黨員干部主動扛起“搶工期、保質量”重任,實行“晝夜輪班、掛圖作戰”,推動20余家涵蓋文創產品、非遺體驗、特色餐飲等門店順利落地,打造出“白天悟歷史、夜晚品煙火”的沉浸式文旅空間。景區開放后,黨員服務崗、黨員志愿服務隊主動請纓,為游客提供線路指引、文明勸導、緊急救助等貼心服務。

寧遠縣九嶷山控股集團志愿服務崗黨員為游客講解(央廣網發 謝俊松 攝)

針對游客服務短板,公司牽頭優化服務流程,推出“一部手機游九嶷”智慧服務,集成景區導航、門票預訂、住宿推薦、美食查詢等功能,景區管理效率提升20%,游客滿意度顯著提高。

“文創店的名字叫‘南風之約’,是我和這座山、這個小城的約定。”29歲的返鄉創業青年盤濤感慨,隨著九嶷山越來越美,越來越好玩,相信會有更多人欣然“赴約”。

寧遠將推動國企發展、服務中心大局、帶動群眾就業作為黨建工作的最終落腳點,推動黨建與國企業務深度融合。在九嶷山文旅項目運營中,創新建立“黨建+惠民”機制,優先為當地村民、返鄉創業者提供攤位,組織免費開展經營管理培訓,形成“景區搭臺、村民唱戲、共同致富”的良好格局,目前共培訓創業者2659人次,新增住宿餐飲、產品銷售、國風旅拍、導游服務等各類崗位,興起鄉村民宿、農家樂、土特產銷售等商業服務,讓1.5萬余人吃上“旅游飯”。圍繞“一山一城”持續推進城市提質與景區升級,縣城泠江河沿江風光帶、印山公園、體育公園等民生工程落地見效,讓“出門入園”成為群眾生活常態。

占地1200余畝的寧遠縣“印山公園”特大民生工程(央廣網發 謝俊松 攝)

向實發力,向新而行。從南風集文化商業街的落地,到第四屆永州旅發大會的成功舉辦,從馬拉松賽道轉化為“流動的景區”,到構建“一山一城”的生態閉環,正是寧遠縣推動國企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促進文旅產業蓬勃發展的生動注腳。今年全縣共接待游客139.7萬人次,單日客流最高峰達6.5萬人次,形成了文商旅體深度融合、政企社多方共贏的新發展格局。

編輯:楊清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