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作為沈陽遼中區(qū)的窗口單位,遼中區(qū)副食農貿市場建立了“大棚基地直采+儲備調節(jié)”的雙重保障機制。商戶從周邊種植基地直接進貨,省去中間環(huán)節(jié),不僅新鮮還能平抑價格。從源頭采購到價格監(jiān)測,每日巡查與動態(tài)調控讓市民的“菜籃子”越拎越穩(wěn),“果盤子”越端越豐。

民生保供是農貿市場的核心使命。“我們的商戶從周邊種植基地直接進貨,省去中間環(huán)節(jié),不僅新鮮還能平抑價格。”王大姐指著攤位上的蔬菜介紹,這些水果蘿卜、胡蘿卜都是今晨剛從大棚種植基地運來的平價菜。市場管理方則提前部署保供方案,節(jié)日期間提醒商戶不僅備足1萬噸肉菜儲備,還通過提供進貨信息來降低商戶成本,確保糧、油、肉、蛋等生活必需品庫存充足、價格平穩(wěn)。從源頭采購到價格監(jiān)測,每日巡查與動態(tài)調控讓市民的“菜籃子”越拎越穩(wěn),“果盤子”越端越豐。

安全生產是民生保障的底線防線。“以前擔心菜里有農藥殘留,現在隨時能看檢測結果,買得踏實。”正在看農藥殘留檢測單的居民李阿姨說。市場中心投入資金建成標準化農殘快檢室,每日對30余種農產品進行抽樣檢測,全年累計檢測超1200批次,結果實時公示在市場入口醒目位置。市場中心作為市場管理方聯合市場監(jiān)管部門建立“雙檢雙查”制度:一方面督促78家商戶建立進貨臺賬,將2380條產地信息錄入追溯系統,實現來源可循、去向可追;另一方面開展專項整治,對過期證照、索證不全等問題責令11戶經營戶整改,從檢測設備到追溯體系,全方位監(jiān)管筑牢了“舌尖上的安全”。

“三零”工作室則為市場注入和諧基因。這個以“零事故、零上訪、零案件”為目標的基層治理平臺,成了化解矛盾的“減壓閥”。副食市場所長兼工作室成員老張介紹,商戶間的攤位糾紛、消費者與商戶的質量爭議,我們都第一時間介入。工作室建立“日常巡查+即時響應”機制,聯合社區(qū)工作志愿者開展隱患排查,將矛盾苗頭性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tài)。今年以來,工作室成功調解糾紛6起,開展安全培訓10場,市場糾紛發(fā)生率同比下降86.6%,實現了經營秩序與群眾滿意度的雙提升。(來源:遼中區(qū)委宣傳部)

編輯:李子平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chuàng)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