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素材提供:新民市公安局)
央廣網沈陽11月13日消息(記者李子平)當下,正是候鳥遷徙的關鍵期。日前,沈陽一對夫婦為了“解饞”而非法捕鳥,但等待他們的,將是法律的嚴懲。
10月23日清晨,遼寧省新民市柳河溝鎮的天空泛著薄霧,大量遷徙的候鳥路過這里的鄉野。當天,遼濱派出所接到群眾舉報稱林子內有人非法捕鳥,謀取私利,民警迅速前往案發地展開進一步調查。
到達現場后民警發現,地上散落了不少鳥籠,樹枝之間還掛滿了捕鳥網,不遠處站著一名形跡可疑的女子,民警立即上前進行盤問。該女子順勢上演起“一哭二鬧”的經典戲碼。經進一步確認,該女子確為涉嫌非法狩獵野生動物的犯罪嫌疑人,民警隨即將女子帶回派出所進行下一步詢問。
到案后,犯罪嫌疑人惠某菊(新民市柳河溝鎮張家溝子村人)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罪行,同步交代了共犯張某勇,二人系夫妻關系。嫌疑人張某勇得知妻子惠某菊被公安機關依法控制后,于兩日后自動投案。
在遼濱派出所、東蛇山子派出所、高臺子派出所的共同努力下,涉案的兩名犯罪嫌疑人全部到案,并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實。

被非法捕獵的野鳥(央廣網發 新民市公安局供圖)
經核實,嫌疑人惠某菊、張某勇二人通過捕網非法捕獵野生鳥類共計254只,經沈陽市自然資源監測中心鑒定,這批被非法捕獵的鳥類涵蓋16科22種,其中包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黃胸鷚(liù)1只、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喉歌鴝(qú)1只,以及遼寧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多達252只。這些被殘害的生命中,有色彩斑斕的普通翠鳥、啄木聲清脆的黑枕綠啄木鳥,也有常見卻同樣珍貴的麻雀、黃眉柳鶯與灰頭鷚。根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物及其制品價值評估方法》(第46號令)及《遼寧省野生動物生態損害賠償標準》,本案造成的生態損害價值共計人民幣81250元。
嫌疑人惠某菊、張某勇二人通過布設捕網,妄圖牟取“野味”與私利,涉嫌非法狩獵罪。目前,二人已被公安機關依法予以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被解救的7只幸存鳥兒,已在野保人員的呵護下重返自然。
記者了解到,遼寧地處候鳥遷飛要道,每年春秋遷徙季成為非法獵捕活動的高發期。對此,遼寧公安圍繞3條核心候鳥遷徙通道劃設聯合打擊區,并對55處鳥類重要棲息地等重點區域強化線索摸排。自今年8月專項行動開展以來,累計偵辦涉鳥類等野生動物資源案件114起,打掉犯罪團伙23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93人,查獲野生動物18617只,涉案總值8000余萬元。截至目前,已組織5次集中放飛,累計放飛野生鳥類13500余只。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