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追溯文明源起,從千年根脈汲取心靈之泉;

我們融合萬象風華,以時代光輝架起心理之橋;

我們開拓成長空間,讓每個個體迸發心智之力;

我們推動夢想騰飛,以溫暖堅韌鋪展心路之徑;

我們領航前行方向,懷不變初心點亮心燈之光。

源起: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始建于1935年,前身為上海普慈療養院,坐落于閔行區滬閔路3210號,由慈善家集資興建、教會管理,擁有百畝院區、三萬平米建筑規模,是當時遠東規模最大、設施最完善的精神專科醫院之一。抗戰期間,這里曾化身傷兵醫院與難民營,見證烽火歲月。精神醫學泰斗粟宗華、夏鎮夷曾在此懸壺濟世,為上海乃至中國精神醫學發展奠定重要基石。

圖為上海普慈療養院大門,斑駁門楣訴說著往昔榮光。

融合:1954年,在政府主導下,上海的精神病院合并為上海市精神病防治院,粟宗華任首任院長。1956年,夏鎮夷與粟宗華共同推動“上海精神科工作者大協作”,對全市精神衛生資源進行優化整合。1958年,上海市精神病防治院在宛平南路600號建成總院新址,并設立北橋分院和虹橋分院,形成三院區協同發展的新格局,總床位數達1100張。

圖為當時總院住院部的歷史影像。

開拓:1958年起,上海市精神病防治院將社區防治列為重點,率先開展全市普查,奠定中國精神疾病流行病學基礎,并領航“精神疾病三級防治網絡上海模式”。醫院于1981年成立精神衛生研究所;1985年更名為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1987年設立心理咨詢門診;1990年開通本市首條心理熱線;1992年成立心理咨詢與治療中心,1998年建成專屬大樓,服務理念從“疾病治療”向“心理健康”跨越。

圖為見證這一歷程的心理咨詢與治療中心大樓。

騰飛:2006年,作為“十五”規劃期間上海市衛生系統重點工程的徐匯院區改擴建竣工,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總建筑面積逾7萬平方米。同年,醫院掛牌成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2009年,閔行院區改造完成。至此,醫院總規模擴展至10萬平方米,開放床位達2100余張,擁有多個國家級和市級重點學科,承擔多項公共職能,向建設國際頂尖精神衛生機構的目標穩步邁進。

圖為煥然一新的徐匯院區精神科門診大樓。

領航:近年來,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五次榮獲國家三甲公立醫院績效考核A等,三度蟬聯精神專科榜首。2022年,醫院榮膺國家精神疾病醫學中心主體醫院。2025年,閔行院區內7.4萬平方米的重性精神疾病臨床診療中心開始投入使用,將實現醫、教、研、防、康復等功能的全面升級。“宛平南路600號”不僅象征著專業與溫暖,更承載著千萬市民對心理健康的殷切期望。

圖為臨床診療中心大樓見證著中國精神衛生事業邁向新高度。

(來源: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

編輯:林馥榆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