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項目建設的“加速度”,是壽陽高質量發展的硬核支撐——2025年,壽陽縣謀劃實施重點項目146個,總投資達460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23.26億元;
這是有效投資的“強引擎”,是經濟增長的堅實底氣——1-9月全縣重點項目拉動固投總量和增速穩居全市第一,基礎設施、產業、工業、民間投資均創歷史新高;
這是轉型跨越的“成績單”,是爭當排頭兵的生動實踐——18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固投46.98億元,拉動固投增長27個百分點……
山河為卷,歲月作答。
當時間的指針在壽川大地悄然轉動,2022年伊始,山西省晉中市壽陽縣委政府提出“雙百工程”行動,以“百項重大工程、百項特色爭創行動”為抓手,為“爭當發展排頭兵 建設幸福新壽陽”筑牢根基、蓄足動能。作為“雙百工程”的重要一翼,“百項重大工程”是發展的“底氣”“方向”“后勁”,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步履不停,如今的壽陽大項目頂天立地、硬核發力,撐起發展“骨架”;小項目鋪天蓋地、精準補位,產業發展多點開花;民生項目更如大珠小珠落玉盤,讓群眾生活暖意融融,幸福指數穩步提升……一幅高質量發展畫卷在壽川大地徐徐展開。
產業蓄勢與經濟增長“雙領跑”
在青銀二廣高速太原聯絡線項目的智慧隧道監控中心里,大屏幕上顯示著隧道左右雙洞人員定位、車輛進出的監測信息,通風監測控制系統也在實時運行,為施工過程中的安全和質量提供保障。
據了解,青銀二廣高速公路太原聯絡線項目是山西省“4縱15橫33聯”高速網的關鍵聯絡線,也是省內第一條智慧高速公路。項目建成后,將打通“罕山”、走出“東山”,讓平頭正式進入“太原15分鐘通勤圈、半小時經濟圈”的美好愿景成為現實。青銀二廣高速太原聯絡線項目只是壽陽縣加強龍頭企業引領,激活經濟發展動能的縮影。

青銀二廣高速太原聯絡線項目(壽陽縣委宣傳部供圖)
近年來,壽陽縣以項目建設為核心抓手,在爭資金、爭項目、爭榮譽帶動下,持續激活發展動能,推動全縣經濟實現穩進提質的良好態勢。固投領域成績亮眼,增幅連續29個月高于市平均水平、連續12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前三季度完成62.6億元,增幅31.6%,總量和增速均居全市首位。
項目推進成效顯著,目前全縣已開復工項目97個,數量較去年同期提升了33個百分點,創歷年同期新高。大項目的支撐作用持續凸顯,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占全縣投資75.1%,青銀二廣高速太原聯絡線等超億元項目9月單月完成固投12.71億元。小項目呈現“遍地開花”的態勢,32個千萬元以下小項目實現有效投資4500萬元,形成“大小協同”格局。同時爭資爭項提效,爭取上級資金7.06億元,同比增長325.3%,為經濟持續向好注入強勁動能。
三產聯動與產業升級“雙躍升”
圍繞產業高質量發展目標,壽陽縣將“百個項目”作為加快建立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核心抓手,通過精準布局農業、工業、服務業領域重點項目,推動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為經濟轉型構建多元支撐格局。
農業根基持續夯實。依托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獲批契機,將玉米確立為“首位產業”,建設期累計投資18.2億元,實施重點項目19個,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數字化園區打造、玉米產業研究院設立,構建全產業鏈,產業園總產值突破70億元。2025年玉米單產2818.6斤/畝,刷新全省紀錄。目前華北有機旱作玉米全產業鏈先行區和玉米專業鎮初具雛形,形成“五動”格局,為山西乃至華北旱作農業現代化提供“壽陽樣板”。

壽陽縣農文旅融合探索鄉村振興路徑(壽陽縣委宣傳部供圖)
工業轉型步伐加快。以“三區一基地”為路徑、三大百億園區為支撐,推進28個總投資199億元轉型項目。“三區一基地”戰略凸顯勢能,經開區緊扣“兩園兩鏈”發展布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平頭融合區創新“飛地經濟”模式,營收達75億元;煤礦智能化示范基地建設領跑全省。三大百億園區激發潛能,煤炭綠色循環園引進多家企業集中簽約為煤炭循環經濟注入新動能;環保造紙產業園年營收超33億元,帶動造紙產業向百億級集群邁進;智慧交通物流園數字交通全省獨秀。
農文旅融合活力彰顯。壽陽縣學用“千萬工程”經驗,迭代升級“三治三建三評”行動,以“百里廊帶”建設為載體激活發展動能,探索出“五個結合、三帶環繞、全域發展”的鄉村振興路徑。已建成兩條總長248里廊帶,覆蓋43個行政村,串聯6個燃爆點、37個重要節點,培育44個文旅融合、鄉村休閑類富民服務產業項目,建成邢俊勤藝術館、馬首農言農耕文化館等地標設施,新增2家AAA級景區和4個文旅重點鄉村,“長壽之鄉?安養壽陽”品牌出圈,游客接待量與旅游總收入同比增長30%以上;同時打造131個特色鄉村,惠及10.3萬人,第三條200里精品廊帶正在穩步謀劃,計劃布局30個富民服務產業項目,投資8000萬元并撬動社會資本1.5億元,持續拓寬農文旅融合發展空間。
項目建設與民生改善“雙奔赴”
發展向前,民生向暖。幾年來,壽陽縣一邊是重大產業項目“建設正酣”,一邊是民生基礎設施項目“全速推進”。目前,壽陽縣已連續四年鋪開十大民生攻堅,投入55.3億元,安排民生項目73個,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保持在80%以上,“幸福壽陽”行動計劃成效顯著。

民生基礎設施項目“全速推進”(壽陽縣委宣傳部供圖)
新建人民醫院、濱河小學、城東幼兒園、體育館建成投用,體育強縣、教育強縣、健康壽陽建設步伐加快;集中供水工程全面落地,供水率較2021年提高超20個百分點,縣城及周邊用水保障更穩固;集中供熱管網延伸覆蓋,新增供熱面積超10萬平方米,群眾冬季取暖更舒心;30個百人以下自然村水泥路貫通,鄉村出行告別泥濘;濱陽路、307國道閆家坪段擁堵治理見效,307國道改線、太舊高速拓寬項目落地,區域路網密度增加2個百分點;老舊小區改造有序推進,居民居住環境持續改善;縣城污水管網系統性改造接近完工,兩座便民過街天橋正拔地而起,城市功能、宜居水平持續升級;森林覆蓋率提升3個百分點,人均綠地面積增長0.3平米,村級5G網絡覆蓋率提升10個百分點……
一系列民生項目從“紙上”落到“地上”、惠及“心上”,切實解決了群眾衣食住行等領域的急難愁盼,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風好正是揚帆時,策馬揚鞭再奮蹄。“雙百工程”作為壽陽縣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牽引,已為經濟轉型、民生改善、城鄉蝶變注入強勁動能。未來,壽陽將始終以“百個項目”聚勢賦能,以攻堅克難的闖勁、久久為功的韌勁,持續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共同富裕邁出新步伐,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上,奮力書寫壽陽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篇章。(來源:壽陽縣委宣傳部)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