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時節,秦嶺深處的漢中市留壩縣披上了一年中最絢爛的紅裝,再度成為游人追捧的“熱門打卡地”。游客們或駐足觀賞,或合影留念,快門聲里,定格下秦嶺最動人的秋日光影。

游客拍照打卡(留壩縣文化和旅游局供圖)

在玉皇廟鎮西河口古銀杏文化廣場的秦嶺市集,熙熙攘攘的游客不僅滿足了眼福,也帶旺了山間的“煙火氣”。30多個攤位排得整整齊齊,面皮、糍粑、洋芋絲果果、菜豆腐等地方小吃攤位前人氣火爆,干筍、核桃、蜂蜜、天麻等本地土特產也成了游客們競相購買的“香餑餑”。

“老板,來碗面皮!辣椒多擱兩勺!”馮姐面皮攤前,坐滿了前來覓食的游客。熱騰騰的蒸籠里飄出的米香,混著油潑辣子的焦香,勾得游客駐足不前。

馮姐本名馮原美,在江口鎮開了家面皮店,做了十幾年的老手藝,原本只想著守著固定的客源安穩營生!奥犝f縣上要借紅葉季搞市集,一開始還犯嘀咕,怕山里游客少,也怕自己的老味道不合年輕人胃口,就是抱著‘試試水’的心思挪了攤子!瘪T原美說。沒想到,她的面皮成了集市“爆款”,最多一天賣了1000多塊,忙得腳不沾地。“原來守著家門口的好風景,也能把小生意做火!”馮姐臉上笑開了花,眼里滿是藏不住的歡喜。

小吃攤前的游客絡繹不絕(留壩縣文化和旅游局供圖)

沿著市集的攤位一路逛下去,鼻尖的味道悄悄換了風味?Х葯C“嗡嗡”轉著,萃取的濃縮咖啡香氣飄出老遠,杯子上還印著留壩特有的四千年古銀杏圖案,順理成章地串聯起田間地頭的質樸本味與都市里的精致小調。

“城里喝咖啡,不是擠在辦公樓里就是商場里,主要是為了提神!在這里,一邊看紅葉漫山,一邊喝著咖啡,這種安靜又愜意的感覺,真的太讓人放松了!眮碜晕靼驳睦钆颗e著咖啡杯,對著銀杏樹和杯子一起拍照,忍不住感嘆。

市集的熱鬧,也給寧靜的村莊添了新活力。村民們瞅準機會,有的開起農家樂,有的帶著自家山貨來擺攤,不用跑遠路就能把好東西賣個好價錢。

游客們在攤位前了解農產品(留壩縣文化和旅游局供圖)

村民梁正翠帶著板栗、香菇木耳、土蜂蜜等特產在集市擺攤,平時每天的營業額在600-800元,最高營業額達2000多元!耙郧斑@些東西要么自己吃,要么低價賣給收購商,現在游客上門來買,價格合適還省心!”梁正翠說。2025年秋季運營期內,市集累計接待游客11萬人次,農產品銷售額突破80余萬元,帶動周邊民宿、農家樂入住率增長70%以上。

市集的熱鬧,正是留壩“紅葉經濟”火爆的縮影。近年來,留壩縣依托秦嶺良好的生態資源,緊扣“旅游強縣”戰略,以“秦嶺秘境·紅葉盛宴”為品牌,策劃推出了紅葉季自駕游、秦嶺最美廊道曬秋活動、秦嶺紅葉文創設計大賽、秦嶺最美小鎮藝術創作展覽等各類主題活動,同步推出4條精品賞紅葉路線及多項旅游優惠政策,讓游客既能賞紅葉,又能品文化。

為推動觀光游向沉浸式深度游轉型,留壩縣還打造了多元特色業態,既有秦嶺市集里的面皮、土特產等“土味”煙火,也有公路咖啡、漢服體驗、林間露營、手工坊等“洋氣”潮流體驗,更有曬秋、圍爐煮茶、古銀杏祈福等打卡場景。不少人選擇住下來,白天賞紅葉、逛市集,晚上住民宿、吃農家菜,深度感受秦嶺的秋意與煙火。

眼下,秦嶺的紅葉正艷,市集的熱度也絲毫未減,“土味”的土特產守住了秦嶺的本真,“洋氣”的新業態帶來了新鮮體驗,在紅葉經濟的帶動下,游客們看了山水美景、嘗了地道味道,農戶們也在這綠水青山里賺了錢、日子越來越好了。(來源:留壩縣文化和旅游局)

編輯:蘇睿楠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