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家最近還有啥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需要社區幫忙解決的,你們可以都暢所欲言地說一下!标兾魇°~川市印臺區金鎖關鎮金鎖關社區居民管銅現家的小院里,社區黨支部書記孫小梅正帶著幾位網格員和居民們圍坐在一起詢問他們近來的生活及身體情況。

居民們正在召開“板凳會”(印臺區委宣傳部供圖)
今年5月,網格員在開展工作時發現轄區的居民們常三兩成群圍坐在管銅現的小院里拉家常、道冷暖,這里逐漸成為了家門口的“情報中心”。社區工作者敏銳地捕捉到這一現象,決定順勢而為,主動加入大家的“群聊”,居民們也逐漸開始針對生活中的困難問題借助“板凳會”提出問題、尋求解決,在你一言、我一語這種輕松愉快的議事方式中有效化解了群眾身邊的“煩心事、操心事、急心事”。
每次召開“板凳會”,社區居民劉升宏都會第一時間前來參加:“社區工作做得比較詳細,像今年的雨水比較多,群眾的危房和電水的問題,只要群眾反映上來,社區就能及時解決。希望這樣的工作能繼續做下去,解決實際問題!

社區工作人員在修理漏水閥門(印臺區委宣傳部供圖)
除了水電檢修等日常保障維護,“板凳會”還促成了許多惠民舉措的落地。針對居民普遍反映的老年人吃飯難問題,社區盤活日間照料中心,通過精心組織安排,切實解決了轄區內60歲以上老人的就餐難題,深受群眾好評。“板凳會”這一項創新議事機制,打破了傳統會議模式,不設門檻、不限形式、不拘場地,社區廣場、村民家門口隨時隨地都可以化身為百姓們的議事場所。
如今,小小板凳會已經成為金鎖關社區基層治理的有效實踐。它不僅暢通了民意溝通渠道,更推動了實際問題的解決,讓居民們的“煩心事”在大家的共同幫助下得到化解。這種接地氣、聚人氣的創新做法,正在悄然改變著社區的面貌,推動著社區向著更加和諧美好的方向發展。通過這一創新實踐,金鎖關社區將服務觸角延伸到居民身邊,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服務理念,為提升基層治理效能探索出了一條富有特色的新路徑。(來源:印臺區委宣傳部)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