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11月16日消息(記者張強)為助力教育強國建設,深化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實驗校的交流互鑒,推動城市間跨區域科學教育機制共商、課程共建、資源共享、師資共培、標準共研,日前,第二屆城市中小學科學教育協同發展大會在天津市南開區隆重開幕。本屆大會以“聚焦區域科教協同,構建科學教育新生態”為主題,旨在深化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與實驗校交流合作,探索課程優化與資源共享,推動科學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與會嘉賓來自全國17個省市、26個地區,共同探討區域科學教育協同創新,謀劃新時代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會議現場(央廣網發 南開區教育局供圖)

精彩開場 展現南開教育風采

大會在天津市南開大學附屬中學創意表演《風起海棠紅》中拉開帷幕。節目生動展現了新時代青少年的家國情懷與奮進精神。隨后播放的《天津市南開區科學教育成果短片》,集中呈現了南開區在課程建設、資源創新與實踐探索等方面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領導致辭 凝聚協同發展共識

開幕式由天津市南開區教育局副局長馮濤主持。天津市南開區教育局局長孫建昆首先致歡迎詞,對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同仁表示熱烈歡迎,并介紹了南開區近年來在科學教育領域的創新實踐。他表示,南開區將持續深化科學教育改革,打造科學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南開樣本”。

天津市南開區委副書記李斌在致辭中指出,科學教育是推動城市教育現代化的重要引擎。南開區將以本次大會為契機,深化跨區域協作,建設更高水平的科學教育創新共同體。

天津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郝奎剛代表市教委致賀詞,對大會召開表示祝賀。他強調,天津市將持續支持科學教育實驗區建設,深化課程與教學評價改革,全面提升學生科學素養。

中國信息協會教育分會會長丁書林在開幕詞中表示,科學教育協同發展是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與教育強國建設的重要路徑。協會將繼續搭建合作平臺,助力各地探索科學教育新模式、新機制。

協作共同體成立 共筑科學教育新格局

開幕式上,舉行了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第24協同組科學教育社會大課堂協作共同體成立儀式。來自天津市南開區、佛山市、南通市海門區、荊州市沙市區、成都市金牛區等地教育行政部門代表共同參與,標志著跨區域科學教育協同創新邁上新臺階。該共同體的成立,將進一步推動優質資源共建共享,促進各地科學教育經驗互鑒,形成區域協同發展的新格局。

成立儀式現場(央廣網發 南開區教育局供圖)

聚焦創新 共繪教育新藍圖

開幕式結束后,大會將陸續開展大會報告、科學教育特色課程展示、科學集市、教育參觀與成果展示等系列活動,集中展現科學教育協同創新的新成果;顒訉@課程體系建設、教師專業成長與區域協同機制等重點議題展開深入研討,來自全國的教育專家、校長與一線教師將攜手探索科學教育的新理念、新路徑,共繪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新藍圖。

編輯:韓雨晨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