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長春11月18日消息(記者舒震)近日,吉林省首家室內滑雪場——長春萬達滑雪場已正式啟動造雪模式,優良的雪質、周到的服務,將為市民游客帶來全新的“四季暢滑”體驗。
核心造雪技術:復刻吉林黃金緯度帶粉雪質感
復刻吉林“滑雪黃金緯度帶”的天然粉雪質感,是雪場的核心目標。“這里的雪質最鮮明的特質便是純凈松軟且支撐性強,密度被精準控制在200-300kg/m3,含水量非常低,觸感蓬松不粘板,同時能適配不同滑行節奏人群的需求。”長春萬達滑雪場總經理曲春濤介紹。
實現這一特質的關鍵,在于強力制冷造雪技術的應用。雪場采用的造雪機可精準調控參數,搭配經深度凈化至直接飲用標準的造雪用水,能穩定產出均勻細膩的雪粒。這種技術讓雪質擺脫了天然雪的隨機性,實現品質精準可控。
恒溫環境的加持同樣不可或缺。造雪機與室內恒溫系統無縫配合,將環境恒定在-6℃,從造雪到儲存全程保持雪質穩定,避免板結或過軟影響體驗。這一精準控溫被視為復刻天然粉雪質感的核心環節。
造雪籌備已進入關鍵階段。曲春濤表示,近期將啟動造雪設備調試,整個造雪及雪道覆雪過程約1個月,預計12月中下旬達到開放標準,12月25日前完成調試進入試運營。
雪質穩定性升級:打破季節與使用頻率限制
若說造雪技術是基礎,那雪質穩定性升級則讓體驗實現質的飛躍。室外粉雪受自然因素影響大,結冰、融化、硬度不均等問題頻發,而這里采用雙層保溫系統隔絕外界干擾,搭配獨立精密溫控系統,室內溫度波動不超過±1攝氏度。
這一技術讓四季滑雪體驗保持一致成為可能。無論夏季高溫還是冬季嚴寒,室內始終維持-6℃恒溫恒濕,從根本上杜絕化雪或結冰現象。雪場還配備實時監測系統,傳感器追蹤雪質硬度、含水量等指標,造雪機動態調整參數確保穩定。
高頻次使用下的雪道養護同樣關鍵。雪場建立了標準化養護體系,每日定時輕壓、補雪,根據雪道使用強度調整頻率,確保平整度和松軟度統一。即便是新手集中的初級雪道,也能通過科學養護保持穩定質感,降低摔倒風險。
雪道設計進一步強化了體驗穩定性。4條差異化雪道適配不同人群:413米勒芒中高級雪道模擬室外專業節奏,銀石單板雪道兼顧技巧需求,印第、紐北初級雪道以寬幅和平緩彎道降低門檻,印第雪道內更設3-5℃兒童專屬區,配備防護欄和專職安全員。
結合高速纜車的高效轉運,1200人的同時接待量也能保障流暢的滑行體驗。
區域品牌賦能:以四季滑雪強化“學滑雪到長春”優勢
技術與體驗的雙重突破,最終落腳于區域品牌賦能。作為省內首家室內雪場,項目從規劃之初就緊扣“學滑雪到長春”定位,以“四季滑雪”打造差異化優勢,絕非單純的滑雪場所,更是區域冰雪產業升級的重要載體。
冰雪教育是賦能的核心抓手。雪場響應吉林省“百萬青少年上冰雪行動”,開發“冰雪+教育”模式,為青少年設計系統化課程,配備持證教練提供免費基礎指導。讓青少年在家門口接受專業教育,夯實“學滑雪到長春”的人才基礎。
賽事與全民健身則擴大品牌影響力。雪場計劃以賽事貫通全年,力爭月月有比賽,通過專業賽事提升長春冰雪知名度;同時針對青少年、企事業單位等不同群體設計定制化活動,落實“讓冰雪運動惠及更多群眾”的目標。
服務與安全為品牌口碑護航。曲春濤介紹:“雪場落實‘投訴即辦閉環管理’優化服務,配備專業安全員和醫療急救點,定期開展安全演練。以技術保障體驗,以服務提升口碑,讓這座室內雪場成為‘學滑雪到長春’的全新名片。”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