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推動林草產業高質量發展——深挖資源潛力 激活發展動能

今年以來,我省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錨定“3815”戰略發展目標,積極推動林草資源高水平保護與高質量發展,著力發展林下經濟,探索出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前三季度,全省完成營造林129.58萬畝,竹材采伐4412.62萬根,木材采伐720.19萬立方米;橡膠產量32.33萬噸,松脂產量同比增長6.95萬噸。林草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生態產品供給能力持續增強,為云南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根據國家組織開展的森林草原濕地荒漠化普查成果,云南省森林覆蓋率已達57.87%,森林面積3.33億畝,森林蓄積量23.74億立方米,活立木蓄積量26.81億立方米。
我省持續推進林草產業高質量發展。2024年,全省林草產業總產值5626.5億元,較“十三五”末的2771億元實現翻番,核桃、澳洲堅果、野生食用菌等產業的產量、產值均居全國首位;林下經濟產業產值1934億元,居全國第2位。
立足雄厚的資源基礎,省林草局先后出臺《云南省集體林地經營權流轉管理實施辦法》《云南省關于推進森林可持續經營的指導意見》等政策文件,進一步促進森林資源增長、提高森林生態質量、改善林區發展條件、增加農民收入,通過深化林權制度改革,激活林地經營潛能,為林草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為進一步提高林下經濟效益,省林草局組織開展全省林下經濟可利用林地資源摸底調查,落實可充分利用和限制利用的林地面積共3.1億畝,并落實至圖斑和山頭地塊。制定森林可持續經營指導意見、林木采伐技術規程等,明確商品林、公益林等林地利用要求,將森林撫育作業后的郁閉度最大放寬至0.5,充分挖掘林地資源潛力。整合財稅政策,投入23.9億元實施森林撫育766萬畝。通過舉辦政企圓桌會、融資對接活動和上門“問診”“巡診”等方式,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壯大經營主體,并深化省、州、縣三級聯動招商,推動產銷對接。截至目前,全省林下經濟企業已達1965戶,其中,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4戶、省級龍頭企業155戶,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55個。強化科技支撐作用,成立林下經濟研究中心,推進中藥材栽培、野生菌保育促繁等科技推廣項目,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在政策保障和政府服務的支持下,今年以來,全省各地因地制宜發展林下種植、林下養殖、林產品采集加工、森林康養等新業態,林草產業呈現快速發展態勢。在姚安縣彌興鎮國家儲備林基地,3000畝濕加松林下套種200畝食用玫瑰與2800畝菊花,“樹上儲木材、樹下生金銀”,打造出花木共生的立體生態經濟模式,帶動群眾穩步增收;普洱市依托第二屆普洱亞太林業論壇,深化林產精深加工、林業碳匯、森林康養等領域合作,吸引亞太地區21個經濟體代表參加,進一步提升了云南林業的國際影響力;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建設天然橡膠高產示范園、加快有機茶園推廣,前三季度干膠產量達24.89萬噸、同比增長6.3%,干毛茶產量達5.97萬噸、同比增長6.1%……放眼全省,多元產業融合發展正推動林草產業由“資源型”向“效益型”“生態型”轉變。
“我們始終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以資源的高效可持續利用持續推進林草產業高質量發展,讓林草產業成為真正的惠民產業。”省林草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通過加強資源供給、整合支持政策、抓好主體培育、強化利益聯結等舉措,不斷提高林草產業總產值,助力實現資源增長、產業增效與農民增收的有機統一。(記者 王璐瑤)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