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暈并非成年人的“專利”,兒童也會被這個“小麻煩”困擾。近日,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范建虎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兒童眩暈并非簡單的“休息一下就能緩解”,背后可能隱藏著耳部疾病、神經系統問題等“隱形刺客”,甚至有心臟隱患等因素。

范建虎說,很多人把頭暈和眩暈混為一談,實際上,它們是不同的概念。頭暈通常表現為頭重腳輕、昏昏沉沉的感覺;眩暈則像一場“身體里的旋轉木馬”,孩子會感覺周圍的物體在旋轉、晃動,或者自己在移動,可能伴有惡心、嘔吐、出汗等癥狀。

眩暈屬于運動錯覺,與人體平衡系統緊密相連。這一系統如同精密指揮中心,由內耳、眼睛、肌肉、關節及大腦協同構成。內耳的前庭器官可感知頭部位置與運動變化,眼睛傳遞環境視覺信息,肌肉、關節反饋身體姿勢與運動狀態,最終,由大腦整合這些信息維持平衡。一旦平衡系統的任一環節出現故障,就可能誘發眩暈。

范建虎介紹,兒童眩暈的常見原因包括:兒童良性陣發性眩暈,病因與前庭系統發育不成熟、遺傳有關;兒童前庭性偏頭痛,睡眠不足、壓力、特定食物、激素波動可誘發此病;前庭神經炎,多由病毒感染引發;梅尼埃病,與內耳內淋巴液循環失調有關;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如腦腫瘤、腦膜炎等,常伴持續頭痛、步態不穩;眼部疾病,視力問題(近視、遠視、散光未矯正或斜視)使視覺信息傳遞偏差,導致眩暈;心理因素,學習、家庭壓力等導致精神緊張、焦慮抑郁,引發心因性眩暈;低血糖或貧血,表現為頭暈、乏力,需補充糖分或鐵劑。

該院神經內科(腦病科)主任謝樂表示,兒童往往難以準確描述自己的眩暈感受,需要家長仔細觀察孩子的癥狀表現。當孩子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伴隨意識喪失,可能為心源性暈厥(如心律失常、心肌炎),猝死風險高;反復嘔吐+頭痛,警惕各種神經系統疾病導致的顱內壓增高,如腦炎、腦出血;聽力下降+耳鳴,可能提示梅尼埃病或中耳炎等疾病;若有家族猝死史,需排查遺傳性心臟病。

如何預防兒童眩暈?該院腦病科學科帶頭人伍大華教授提醒,預防勝于治療,家長可以通過以下措施,降低孩子發生眩暈的風險: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飲食,均衡營養,增強孩子的身體抵抗力,減少感染疾病的機會;避免孩子頭部受到撞擊,在運動或玩耍時做好安全防護措施,如佩戴頭盔等;控制孩子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避免長時間用眼過度,定期帶孩子進行視力檢查,及時矯正視力問題;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幫助孩子正確應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壓力,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

編輯:于悅麒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