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3日,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六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5“多彩四季”安徽非遺嘉年華第三季暨六安市“大別山風景道上的非遺之旅”活動在六安市成功舉辦。參加活動各類非遺項目近60個、累計到場嘉賓、游客和市民朋友達10000多人次。

活動現場(安徽省文旅廳供圖)

活動以“皖美風景道,非遺六安行”為主題,融活態展演、沉浸市集、互動體驗與主題消費于一體,全景呈現全省非遺保護傳承的最新成果,如詩綻放六安本土非遺的獨特魅力,打造了一場兼具非遺美學體驗與文旅情緒消費的盛會。

活態傳承〡非遺巡游與實景展示彰顯皖風徽韻

活動于熱鬧的非遺巡游中翩然啟幕,舞龍舞獅躍動如虹,非遺油紙傘旗袍秀娉婷生姿,無為魚燈流轉似夢,三流集肘閣騰挪跌宕——一幕接一幕,交織出人海歡騰的熱烈場景。

主場演出以“實景+展演+發布”形式巧妙編排,配套設置“小橋流水”景觀舞臺,非遺巡游隊伍襯以悠揚民樂翩然穿行全場,步步生韻。國家級非遺大別山民歌聯唱,聲貫云霄、蕩氣回腸;茶藝表演與《采茶舞》相映成趣,恍見茶山蔥蘢、指間茶香氤氳;臨泉雜技穿梭于“險、奇、巧”之間,驚心動魄亦引人驚嘆;廬劇、黃梅戲、淮北梆子戲三大劇種同臺競韻,各展風華,聲聲入夢;霍邱花鼓燈則以熾熱舞步,舞出六安水土中最本真的歡愉與風情。

活動現場(安徽省文旅廳供圖)

特色體驗〡主題市集營造可觸可感的非遺盛宴

活動現場設置五個主題非遺市集體驗區,集展示、展銷、體驗與傳播于一體,移步換景,意趣紛呈。

“茶韻皖香”茶文化區匯聚六安瓜片、黃山毛峰等皖茶精華,非遺傳承人現場演繹制茶古法、沖泡技藝,茶香撲鼻,意蘊悠長;“皖韻匠心”手工展區呈現舒席、霍邱柳編、翁墩剪紙等精湛工藝,匠人指尖生花,觀眾可駐足品味,亦可親手觸碰編織的溫度;“皖味飄香”美食區飄來符離集燒雞、徐集花生糖、蒿子粑粑等非遺風味,開放式工坊中現制現嘗,熱氣蒸騰間喚醒舌尖鄉愁;“岐黃皖醫”醫藥區提供中醫義診與健康咨詢,傳統智慧融入現代關懷,藥香淡淡,暖心潤人;“皖風遺韻”綜合區則打造徽派建筑美陳與傳統游戲互動打卡點,一步一景,沉浸式體驗徽風皖韻。

市集之內,人流絡繹不絕。非遺產品備受青睞,手作體驗趣味盎然,美食攤位前品嘗者絡繹不絕。帶著一家人前來的市民杜先生開心地說:“今天一下班就趕來了,看到了好多非遺表演,還壯膽上臺唱了一首,小孩非常開心!”

活動現場(安徽省文旅廳供圖)

多元促銷〡推動非遺特色產業與旅游消費雙向賦能

活動緊扣“文旅融合促消費”目標定位,現場發放滿30元減10元、滿50元減20元、滿100元減40元、滿200元減80元等多類型消費券,游客線上掃碼即可領取,用于市集內非遺產品及特產購買,較好地激發了消費熱情。

據了解,截至13日21時,累計發放消費券近300張,促進各類消費近20萬元,拉動比約1:11。現場同步開展非遺直播帶貨,邀請傳承人與主播共同推介六安瓜片、霍山黃芽、柳編、剪紙等好物,講述非遺背后的文化故事,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銷售。整場活動將文化展示、動態展演、展陳促銷與新媒體直播帶貨有機結合,為非遺保護傳承與特色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活動現場還發布了全省第二批“非遺旅游景區合伙人”名單、“非遺進景區”優秀案例,以及以六安為核心的“大別山風景道非遺之旅”精品線路。(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

編輯:趙家慧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