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上海海關獲悉,今年前5個月,長三角地區實現進出口6.73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5.2%,較同期全國外貿增幅高2.7個百分點,占同期全國進出口總值的37.5%。

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和上海市面對復雜困難的外部市場,各展優勢,爭當外貿“排頭兵”。

海關統計顯示,在長三角地區中,江蘇省外貿規模最大。前5個月,江蘇省進出口總值2.33萬億元,同比增長5.3%,占同期長三角地區進出口總值的34.7%。

從外貿增幅看,安徽省前5個月實現兩位數增長,同比增長15.4%,進出口總值達3747.9億元。

看出口成績單,長三角地區前5個月出口4.29萬億元,同比增長10.3%。其中,浙江省出口1.69萬億元,對全國出口增長貢獻率達20.7%,出口增長貢獻率居全國各省區市首位。

作為長三角的經濟中心城市,上海市前5個月進口近1萬億元,占長三角地區進口總值的40.7%。

民營企業如今已成為長三角外貿“第一主力”。前5個月,長三角地區民營企業實現進出口3.74萬億元,同比增長9.1%,占長三角地區進出口總值的55.6%。上海市民營企業前5個月的進出口增幅達22.2%。

東盟、歐盟是長三角外貿的兩大重要市場,也是兩大“穩定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市場地位不斷提升。前5個月,長三角地區對東盟、歐盟進出口分別為1.07萬億元、1.02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9%、3.9%;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計進出口3.36萬億元,同比增長10.1%。

據海關統計,自2018年11月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至今年5月,長三角地區外貿持續穩定增長,規模累計突破100萬億元,達101.2萬億元。(記者 顏維琦 孟歆迪)

編輯:劉浩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