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7月5日消息(記者朱冠安)記者從北京市氣象臺了解到,今年6月下旬,副熱帶高氣壓帶較常年提前北抬,其外圍的偏南暖濕氣流向北源源不斷地輸送水汽,北京地區濕度增大、體感悶熱,提前進入“桑拿天”。從目前的天氣形勢看,未來一周仍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影響,高濕悶熱天氣持續。
高濕悶熱環境下,人體新陳代謝加快,心臟負擔加重,容易發生中暑,心腦血管疾病風險也隨之升高,需從科學調控環境溫度、飲食調整、作息管理等多方面做好防范。
在作息管理方面,要保持規律作息,利用清晨涼爽時段進行戶外活動,避免正午高溫時段外出。夜間要保證充足睡眠,創造通風涼爽的睡眠環境。老、弱、病、幼人群應盡量待在涼爽室內或陰涼處,出現中暑癥狀及時用藥就醫。
除了作息管理,飲食方面也需要特別注意。室內要合理使用空調,保持空氣流通。同時,要注意清淡飲食,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避免食用過于油膩、辛辣的食物,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高濕悶熱天氣下,午后或夜間容易出現陣性降水,外出時請做好防范。
編輯:龐婷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