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權威發布|補償范圍擴大、指標和規模增加川渝第二輪長江流域補償機制有新變化
5月20日,重慶市全面建立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新聞發布會舉行。
據了解,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戰略部署,攜手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四川與重慶開展了兩輪長江流域的補償機制合作。
那么,在補償協議方面,有什么新的變化?發布會上,四川省財政廳副廳長徐曉馳介紹,與第一輪相比,第二輪補償機制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變化。
▲四川省財政廳副廳長徐曉馳介紹情況。 記者 羅斌 攝/視覺重慶
一是補償范圍進一步擴大。第一輪補償機制只針對長江干流和長江二級支流瀨溪河,第二輪新增加了長江一級支流嘉陵江和三級支流前河,涵蓋了長江流域不同級別的河流,為探索兩省市全面建立全流域補償機制奠定了基礎。
二是補償指標更加豐富。第一輪主要是圍繞水環境質量來設計的補償指標,第二輪增加了水資源和水生態的指標,也就是說從單一的水環境補償升級到了水環境、水資源、水生態的多維補償機制。
三是兩省市的補償規模持續增加。第一輪兩省市實施了三年,每年兩省市共同出資3億元,第二輪協議期限是5年,每年兩省市出資是5億元,也就是說我們的補償資金規模五年將達到25億元,更大力度推動長江流域川渝段的生態共保、環境共治。
編輯:白刁尹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