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福州7月5日消息(記者龔雯)日前,福建省雜交水稻制種新機具新技術推廣活動在南平市建陽區舉行。據披露,福建省雜交水稻制種機耕、機收率已超95%,機烘率、綜合機械化率超80%,助力全省雜交水稻制種產業面積、總產量、平均產量3項指標連續7年居全國第一。

雜交水稻制種是福建特色優勢產業,2024年全省雜交水稻制種面積超過60萬畝,制種縣有25個,其中面積超2萬畝的就有11個。國內生產的雜交水稻種子中,每3粒就有1粒是福建生產的。

針對雜交水稻制種用工數量多、勞動強度大、用工難、用工貴等產業發展瓶頸,福建省不斷加強新機具研發,加大農機農藝融合,推廣應用先進適用機具和配套模式,加快水稻制種全程機械化進程。

活動現場展示了父母本同步插秧機、父母本同步插秧穴播機、平床式制種烘干機、輕便型種子吸糧機等雜交水稻制種生產新機具新裝備。參會人員還觀摩了耕整地、父母本種植、無人機植保、父本切割還田、種子烘干等雜交水稻制種全程機械化演示。中國工程院院士羅錫文等專家圍繞雜交水稻制種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等主題進行交流研討與授課指導。

記者從福建省農業農村廳獲悉,福建近年來組織實施了一批示范推廣項目,加大雜交水稻制種全程機械化生產新技術集成示范展示,累計建成國家級和省級示范點等23個、縣級示范點64個;組織省內外科研、生產、推廣等部門開展聯合攻關,研發出了印刷播種育秧擺盤機、父母本同步插秧穴播機、輕簡型父本切割還田機等裝備,進一步補齊雜交水稻制種生產全程機械化的短板;通過農機農藝融合,集成了一整套包含不同父母本機械化種植模式的雜交水稻制種機械化生產關鍵技術,已在全省推廣30多萬畝。

編輯:羅曉英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