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在福州(連江)國家遠洋漁業基地核心區母港碼頭,隨著最后一托盤漁獲從“福遠漁637”船上卸下裝車,今年福州遠洋漁船夏季集中返港宣告結束,標志著福州(連江)國家遠洋漁業基地首個完整運營季順利收官。本次漁船集中返港季自5月底開始,37艘次返航遠洋漁船滿載魷魚、鮐魚等漁獲達15721噸,貨值超1億元。

福州(連江)國家遠洋漁業基地位于閩江口粗蘆島南側,是全國第三個國家遠洋漁業基地,總投資3.6億元,建設4個碼頭泊位,年設計通過能力70萬噸,是國家重大項目、省市重點項目,投產后不僅能有效解決福建省遠洋漁獲上岸難、裝卸慢的痛點,更整合了冷鏈物流、水產品加工等產業鏈資源,可推動形成“全球買、全球賣”的水產品貿易格局,顯著提升我國遠洋漁業的國際競爭力,助力福州打造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

為做好本次漁船集中返港通關工作,在福州海關監管處指導下,榕城海關提前指導碼頭做好準備,理順通關全流程各個節點,實行“即到即檢”“船邊直提”,實現“人等船”“車等貨”,縮短漁船在閩江口錨地待泊天數。

“得益于海關幫助,我們真正實現了冷凍漁獲從‘船艙到倉庫再到加工臺’的快速無縫銜接,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物流成本,大大提升了福州遠洋漁業的生產效益和市場競爭力。”福建正冠漁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林生說。

“接下來,我們還將不斷強化監管優化服務,支持漁業基地拓展冰鮮水產品、集裝箱運輸、商貿漁獲批發中轉等多種業務形態,推動‘福馬產業園’一體化發展,構建‘口岸+產業’協同發展新模式,助力福建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榕城海關駐羅源辦事處主任蔡元興說。(記者 吳樺真 通訊員 陳鳴暉)

編輯:龔雯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