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住宅電梯安全評估現場(市市場監管局供圖)
電梯運行的安全平穩,牽動著居民的心。2024年,漳州投入財政資金151萬余元,完成當年度541臺使用年限超15年老舊住宅乘客電梯的安全評估工作,實現老舊住宅小區乘客電梯安全評估100%覆蓋。今年,我市再次將506臺“超齡”老舊住宅乘客電梯納入安全評估,涵蓋12個縣(區)、開發區(投資區)的59個小區。
近日,這506臺電梯已全部完成評估并出具報告,對評估發現需要修理、改造、更新的電梯,市市場監管局向使用單位、維保單位以及相關責任部門分別提出整改建議。
133項評估內容
專家精準“把脈”
今年老舊住宅電梯安全評估工作自5月中旬起開展,投入資金139.2萬元,委托福建省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漳州分院的技術專家,為我市當年度使用年限超15年的506臺“超齡”電梯進行100%覆蓋的精準“把脈”和全面“體檢”,旨在精準識別電梯潛在的安全隱患,為后續的維護與改造提供科學、可靠的依據。
為做好此次住宅老舊電梯安全評估工作,市市場監管局結合去年評估工作經驗、居民訴求集中問題、電梯本質安全部件、電梯主流配置標準等,依據福建省地方標準《特種設備使用安全風險分類分級》(DB35/T 1934-2020),聚焦限速器等關鍵部件、安全保護裝置等涉及電梯本質安全的項目,關注電梯本體狀況、實際運行狀況以及使用環境情況等關鍵維度,組織技術專家編制評估細則,評估內容涉及曳引、導向、門、轎廂等8個系統,機房、井道、底坑3個部位以及1個性能試驗,共計133項。
“限速器是電梯最重要的一道安全防線,就像電梯的‘超速剎車系統’,一旦電梯速度超過額定速度的115%,它會立刻切斷電源,讓制動器抱閘剎車,斷電后如果電梯還在加速,就會通過機械聯動強制剎停。因此,對限速器等關鍵部件的定期檢查校驗就是守護電梯安全的‘生命線’。”據省特檢院漳州分院檢查分中心主任丘成強介紹,此次評估中,37名技術骨干被劃分為17個項目組,每組均由經驗豐富的檢驗師擔任組長,對細則中的133項內容嚴格進行檢查與評估。同時,機構安排4名協調專員,專職負責砝碼調配、進度跟進等協調工作,保障現場評估流程順暢,并設立質量監督小組,通過現場檢查和報告抽檢,全方位保障評估工作的科學性與準確性。
評估結果公開
居民知情安心
一次次嚴謹的檢查、試驗,為每一部電梯都形成133條一手記錄。這些原始記錄是安全評估的依據,技術專家根據不同類別不合格項目的數量進行綜合評判,給出“建議一般修理”“建議重大修理”“建議改造”“建議更新”等評估結論,并由相關專家進行最終審核確認。
評估工作完成,居民如何得知評估結果?
評估結果將由檢驗機構通報給電梯的使用單位,即所屬的物業管理單位或業主委員會。相關使用單位應通過小區公告欄或社區微信群等途徑進行公示,確保每一位居民都能清楚地了解到自己日常所使用電梯的“健康”狀況。
同時,市市場監管局要求評估機構在評估結果的基礎上形成安全評估質量分析,并及時與各縣(區)局溝通發現的問題,跟進隱患整改。至于電梯是否要維修、更換或改造,則由居民和使用單位根據電梯運行實際情況協商決定。若涉及重大安全隱患,使用單位必須及時整改。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初,我市多部門聯合印發《漳州市申報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住宅老舊電梯更新改造項目實施方案》,提到符合條件的電梯每臺可享更新定額補貼15萬元。《方案》的出臺將減輕居民更新改造老舊電梯的經濟負擔,推動實現從“評估”到“解決”的全鏈條閉環管理。
四色監管模式
電梯安全“再加碼”
根據法定要求,電梯的安全運行應執行檢驗和檢測交叉,在電梯運行的第1、4、7、9、11、13、15年進行強制性檢驗,其他年份企業可自行檢測,對超過15年的電梯必須每年進行強制性檢驗。在檢驗和檢測之外,法定的電梯常規維保可以幫助使用單位及時發現電梯安全隱患。
去年,市市場監管局創新推出“四色維保卡”電梯維保質量監管模式,根據每一年度電梯維保單位維保質量安全信用等級評價結果,將電梯安全公示卡更換為“紅橙藍綠”四色維保卡,并對維保單位實行分級分類差異化監管。
居民可以通過電梯內公示的四色維保卡,了解當前電梯的維保質量。“紅色”為重點安全監管等級,“橙色”為預警監管等級,“藍色”為一般監管等級,“綠色”為“無事不擾”監管等級。
“這種四色監管模式并非一成不變,而是一個動態的管理過程。”市市場監管局特種設備科工作人員說,自去年7月這一監管模式實施以來,市場監管部門加強了對去年唯一一家“紅色”等級維保單位的監督,督促整改,過去一年中,該單位維保資源力量都有所提升,在抽查中沒有發現虛假維保行為,已經上升為“橙色”等級。這一創新做法激勵著電梯維保單位提高服務質量,也為公眾提供了監督和選擇維保單位的依據,增強了電梯安全管理的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
相關鏈接
市市場監管局集中約談電梯檢測與維保單位
近日,漳州市市場監管局召開兩場集中約談會,分別針對6家問題突出的電梯檢測單位、17家困梯事件多發的電梯維保單位“把脈問診”,通過壓實主體責任、直指行業痛點、明確整改方向,筑牢電梯安全運行防線。
電梯檢測單位約談會通報了本年度電梯檢測質量抽查的整體情況,隨后對6家被約談單位進行“點對點”精準畫像,讓問題“見人見事、一針見血”。面對指出的問題,各檢測單位負責人逐一表態,結合自身實際說明問題根源,并匯報了后續整改的具體思路與舉措。
電梯維保單位約談會聚焦“困梯事件多發”這一群眾反映強烈的痛點,現場通報了17家被約談單位的“問題清單”,詳細列出各單位維保電梯的困梯次數、多發故障類型、應急處置響應超時等關鍵數據。被約談的維保單位負責人現場反思自身管理漏洞,承諾將針對問題逐項制定整改方案,切實降低困梯發生率。(本組文字由 漳州融媒記者 黃天航 采寫)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