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臺商投資區百崎回族鄉近年來堅持黨建引領,探索出一條“黨建+鄉村振興”的特色發展路徑。該鄉以組織建設為基礎,優化網格化管理體系,配備專兼職網格員130名,實現352名黨員掛鉤聯系3646戶群眾;創新打造“黨建+”鄰里中心,開展義診、親子活動等惠民服務8000余人次,切實提升基層治理效能。通過推行“黨建+”模式,百崎鄉獲評“市級五好鄉鎮”,白奇村獲評“省級鄉村振興實績突出村”“省級鄉村振興示范創建村”,下埭村獲評“省級鄉村旅游村”。
“黨建+”產業振興 激活鄉村內生動力
在產業發展方面,百崎鄉充分發揮黨組織引領作用,推動現代農業、工業升級和新興業態協同發展。黨員帶頭參與“高素質農民”培訓,整合600畝土地發展生態農莊等農文旅項目,帶動村財增收115萬元;建立領導干部聯系企業制度,培育5家規上工業企業,協助企業申報惠企資金348.6萬元;打造“紅色電商”孵化基地,新增9家限上商貿企業,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這些舉措有效激活了鄉村經濟活力,走出了一條多元化強村富民的新路子。
“黨建+”惠民聚力 構筑宜居宜業鄉村
民生改善是鄉村振興的落腳點。百崎鄉聚焦群眾需求,構建起全方位的民生服務體系。白奇村“黨建+”鄰里中心創新打造“三個矩陣”,獲評市級“五星級”鄰里中心,御湖灣小區物業黨建聯建工作推動成效顯著,被評為泉州市住宅小區物業服務質量五星級小區;為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依托“黨建+”鄰里中心,百崎衛生院建成省級精品中醫館,白奇村推動“移動診室”入村;在教育領域,百崎鄉為興教助學,幫助惠南中學百崎校區獲社會捐資955.4萬元。當地通過實實在在的惠民舉措,讓群眾真切感受到鄉村振興帶來的獲得感。
“黨建+”紅色文化活動 引領時代新風
文化振興為鄉村發展注入靈魂。百崎鄉充分發揮少數民族文化特色,以紅色文化引領鄉風文明建設。該鄉常態化開展南音展演、孝老愛親等主題活動,惠及群眾2萬余人次;聚焦“一老一小”開展專項服務超萬人次;組織黨員鄉賢修訂村規民約,推動“喪事簡辦”“生態安葬”等新風尚落地生根。這些舉措既保留了傳統文化精髓,又培育了新時代文明鄉風,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如今的百崎回族鄉,正以黨建為筆,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從組織建設到產業發展,從民生改善到文化繁榮,一系列創新實踐讓這個“海絲明珠”煥發新的光彩。百崎回族鄉堅持黨建引領、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條具有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為少數民族地區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生動樣本。(郝佑齊 陳明毅)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