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浪潮奔涌,鄉村振興正當時。12日,2025中國電商主播大賽鄉村振興賽道(福建賽區)總決賽在羅源落下帷幕。羅源縣以電商主播大賽為契機,通過賽事孵化本土直播力量,創新“實地實踐+賽訓結合”模式,點燃鄉村經濟新引擎。從“人才+貨盤+資源”三維發力構建電商生態,到采用“農戶+運營商+平臺”模式推動產業升級,羅源探索出一條“數商興產”的鄉村振興之路。

電商大賽助鄉村出圈

2025中國電商主播大賽鄉村振興賽道(福建賽區)總決賽,由商務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福建省商務廳、福建省農業農村廳、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主辦。

這場持續數月的賽事以“羅源好物”為核心,通過短視頻創作、直播帶貨、助農實戰等三輪比拼,最終林杰嵐、廖雨田、曹雪梅分獲冠亞季軍。賽事不僅吸引30強選手組成10支戰隊深入挖掘鮑魚、畬族服飾、菌菇等特色產業資源,更創新采用“實地實踐+賽訓結合”模式。11日,選手們走進井水村、竹里畬村、羅源灣海洋世界、桂林村等地開展短視頻拍攝挑戰賽,通過一線實踐打磨創作能力,也為羅源傳統產業注入電商新動能。

本次賽事更是亮點紛呈,頭部電商平臺與鄉村新農人組成專業評委團,抖音達人@駐村書記卓仕軍、@阿同水產等現場助陣,實現“流量+專業”雙賦能;福建廣電MCN聯合“鄉愁村播培訓學院”開設賬號孵化課程,覆蓋鄉村創業者、返鄉青年等390人;冠軍選手還將亮相中國農民豐收節,并在2025中國電商主播大賽全國總決賽現場接受頒獎。

構建電商生態基石

今年,羅源縣推出電商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計劃,將通過“辦大賽”“開培訓”“落基地”為羅源培養出具備短視頻制作、直播電商、社群運營等數字營銷技能的電商直播人才;鼓勵更多的羅源人加入村播人才培育計劃,壯大村播人才基地,以人為本,一步步構建羅源電商產業的“人、貨、場”,從而持續推進數字技術與鄉村產業的深度融合。

“養了20年鮑魚,如今要學當主播了!”在羅源村播人才培訓基地,碧里鄉鮑魚養殖戶林曉琴站在手機鏡頭前,還有些拘謹。2025年,全省首個“村播人才培育基地”落地羅源,至今已開展培訓8期。在培訓營里,像林曉琴這樣的“跨界學員”不在少數。他們中,既有手握農特產品的鄉鎮青年,也有帶著文旅創意的返鄉大學生,將在培訓營里完成從“門外漢”到“新農人”的蝶變。“村播人才培訓營開營8期,學員總數達390人,其中25個重點賬號獲得福建廣電MCN簽約扶持。”羅源縣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雷立斌說。

今年5月,羅源縣電商選品中心揭牌,為全縣百余種優質農產品提供集展示、選品、電商企業孵化功能于一體的服務,推動羅源當地農產品走向全國,助力產業升級和鄉村振興。

電商打通全產業鏈條

電商賦能效應已滲透至羅源產業肌理。本次電商主播大賽冠軍林杰嵐是個羅源姑娘,她去年就曾參加電商主播大賽。今年,她參加了村播培訓后,從個人賬號運營者成長為代運營服務商。6月,她帶領團隊助力羅源中房鎮黃桃電商直播銷售2000余公斤。此外,她還積極對接當地五指毛桃、金線蓮等土特產的線上直播銷售。這種“農戶+運營商+平臺”模式,正推動農業從生產端向加工、銷售服務端延伸。

11日,電商主播大賽邀請@楊美麗(村播助農)、@駐村書記卓仕軍,還聯動2024中國電商主播大賽鄉村振興賽道(福建賽區)冠軍@阿同水產(琴姐)與2024中國電商主播大賽參賽企業@新動老字號深入產業一線,開展溯源直播,以達人流量與專業視角賦能地方好物推廣,取得良好效果。

同時,羅源品宣創意短視頻《羅源,鮑有梗》,在福建發布等多個平臺發布,目前全網播放量已達100萬次,對羅源鮑魚品牌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正如參賽選手曹雪梅所言:“過去,農產品等著收購商定價,現在我們通過直播間把定價權握在手里,這才是真正的鄉村振興。”(記者 任思言 通訊員 劉其燚 高坤穎)

編輯:龔雯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