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防控食品添加劑濫用風險,切實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安全,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向全省食品生產經營者發出如下倡議。
一、嚴守法規紅線 做守法的踐行者
各市場主體應依法取得生產經營許可,杜絕無證生產、超范圍生產經營行為。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嚴格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的原料、工藝和技術指標組織生產。規范食品添加劑標簽標識,如實標注產品成分、適用范圍及使用限量。
食品生產經營者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標準》(GB14880)和國家衛生健康委食品添加劑新品種公告等法律法規和標準使用食品添加劑,杜絕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嚴禁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切實承擔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主體責任。
二、強化源頭把控 做品質的守護者
可靠的食品添加劑來源是食品安全的關鍵。在采購食品添加劑時,食品生產經營者應仔細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和產品合格證明文件,選擇正規渠道、有質量保障的產品。建立完善的食品添加劑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如實記錄食品添加劑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日期或者生產批號、保質期、進貨日期以及供貨者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內容,并保存相關憑證,讓每一批食品添加劑都有源可溯。
三、規范生產使用 杜絕濫用行為
專業、規范的生產管理,是生產出安全食品的秘訣。食品生產經營者應設置專庫或專區(柜)存放食品添加劑,專人管理,貼上醒目的標識,讓每一種食品添加劑都“對號入座”,避免混淆和誤用。細化生產加工控制,配備符合要求的計量器具,由專人負責投料,準確稱量,做好稱量和投料記錄,保證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符合產品標準和產品配方。
四、加強人員培訓 做食品安全的宣傳者
從業人員是食品生產經營的主力軍,他們的食品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直接關系到食品的質量和安全。定期組織員工參加食品安全知識培訓,讓他們深入了解食品添加劑的正確使用方法、食品安全法律法規以及職業道德規范,提高員工的操作水平和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五、積極接受監督 做誠信經營的示范者
食品生產經營者應主動接受政府部門的監管,積極配合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的檢查和抽檢,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不斷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同時,歡迎消費者、媒體和社會各界的監督,設立投訴舉報渠道,及時處理消費者的投訴和舉報。以誠信經營為準則,用實際行動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支持,做誠信經營的示范者。
六、倡導行業自律 以共治共促發展
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積極改善生產工藝,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在源頭上減少食品添加劑的使用量。龍頭企業應勇擔責任,主動分享減少食品添加劑用量和品種的管理經驗和技術成果,推動整個行業技術進步。倡導行業建立互助,建立企業間違規行為監督機制,共同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對于發現不規范使用食品添加劑等違法行為,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讓誠信經營成為南粵食品行業最閃亮的名片。(來源: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