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廣州8月29日消息(記者官文清 見習記者徐鋇兒 實習記者蔡瀅琿)8月29日上午,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拼經濟、保安全,辦全運、提品質”系列發布——《廣州市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若干措施》新聞發布會。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廣州市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局局長黃符偉在發布會上介紹,近日,廣州印發了《廣州市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從強化梯度培育、激發創新活力、強化金融支持、深化數智化改造、促進融通發展、優化綜合服務、強化組織保障等七個方向提出了25條扶持措施,全面扶持專精特新企業的發展壯大。

黃符偉表示,作為廣州原有專精特新企業扶持政策的“升級版”,《若干措施》在政策覆蓋、內容細化、扶持力度上實現全面升級,核心亮點集中在四方面:

其一,構建更完善的梯度培育體系。明確健全“小微企業—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小巨人’企業”四級梯度培育體系,以“真金白銀”持續強化對企業的支持,延續對新認定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對新認定的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給予最高150萬元獎勵,針對不同培育階段的中小企業給予精準激勵措施,培育梯度鏈條更加完善。

其二,以更大力度降低企業創新成本。推出多重創新激勵政策:對符合新品先試首用條件的裝備產品,按不超過單臺(套)銷售價格30%給予獎勵;在原有技術改造扶持基礎上,對專精特新企業給予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的額外獎勵;對符合相關條件的增資擴產“小巨人”企業,額外再給予100萬元的獎補;對符合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政策的數字化轉型項目,按照核定投入的50%給予最高150萬元補助。通過政策引導,進一步降低企業的創新成本,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能級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

其三,以更有效的措施促進集聚發展。每年安排專項資金,用于開展融資對接、供需匹配等活動,搭建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生態;對獲評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的主體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對“專精特新園區”運營主體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引導中小企業向集群化、規模化方向發展。

其四,提供更加全面的要素保障。在用地保障上,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向專精特新企業傾斜,企業受讓土地、分割轉讓產業用房時,投資強度、稅收貢獻等考核標準可降低不超過30%;在人才保障上,將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級管理、核心技術人員優先納入人才計劃,提供住房、就醫、子女教育等屬地保障,并推動具備條件的企業試點開展高級職稱自主評審,為企業發展破解要素制約。

黃符偉透露,未來三年,《若干措施》涉及的各項惠企政策資金總規模將超過10億元,為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資金支撐。

編輯:鄭少純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