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水6月22日消息(記者李紅軍)盛夏時節,走進甘肅省甘谷縣大石鎮牛川村“甘谷辣椒”智能水肥一體化綠色標準化生產基地,放眼望去,一壟壟整齊的辣椒枝繁葉茂,郁郁蔥蔥,展現出豐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大石鎮牛川村“甘谷辣椒”智能水肥一體化綠色標準化生產基地(央廣網記者 李紅軍 攝)
近年來,甘谷縣大石鎮牛川村充分發揮地處散渡河沿岸的區位優勢,以建設地理標志農產品協同保護基地為目標,高標準打造了500畝“甘谷辣椒”智能水肥一體化綠色標準化生產基地,成為全縣9個核心示范基地之一,有力推動了甘谷辣椒產業的標準化、智能化、品牌化發展。
大石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主任張軍勛介紹,大石鎮牛川村通過“公司+合作社+種植大戶+農戶”的創新模式,整合零散耕地,科學規劃種植區域,配套建設智能灌溉系統,實現了“小田變大田、旱地變水地”的轉變,為規模化種植奠定了堅實基礎。
“我們引進智能水肥一體化系統和物聯網監測平臺,實現墑情監測、精準灌溉、智能施肥的數字化管理。”張軍勛說,根據作物需水需肥規律隨時供給,保證水量和肥料用量的均衡省工省時,為辣椒生長提供最佳的水肥環境,減少50%的肥料用量。
甘谷辣椒(央廣網記者 李紅軍 攝)
甘谷縣地處渭河上游,北部的黃土高原和南部的秦嶺山脈,構成了多樣的地形地貌,也為農產品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近年來,甘谷縣立足農業優先型發展定位,圍繞“擴量、提質、延鏈、增效”發展思路,推動甘谷辣椒產業提質增效,打造現代山地特色農業示范區。
為了確保辣椒品質,甘谷縣與中國農科院花卉研究所共建“甘谷辣椒研發中心”和“新品種選育試驗基地”,開展了1046個辣椒新組合和53個新品種試驗示范種植,建成新品種選育試驗基地30畝,完成“甘谷1號”和“甘谷2號”新品種登記。同時,示范推廣綠色防控、水肥一體化、全膜覆蓋雙壟溝膜側移栽等現代化技術,基地標準化生產率達80%以上,產品質量定性檢測和定量檢測合格率達99.67%。
精深加工是提升農產品附加值的重要環節。“隴上椒”辣椒精深加工基地是集甘谷辣椒集約化育苗、標準化種植、訂單化收購、精深加工、為一體的科技孵化基地。
“隴上椒”辣椒精深加工基地全自動包裝車間(央廣網記者 李紅軍 攝)
“隴上椒”辣椒精深加工基地工作人員李子奇說:“我們加強與科研院所和農技推廣機構合作,對甘谷辣椒進行品種提純復壯、集約化育苗與病蟲害防控技術提升,大力推廣全膜覆蓋雙壟溝旱作栽培技術,走出了甘谷辣椒‘上山進溝’大面積發展的旱作栽培新路子。”
同時,該基地建成了720平方米辣椒醬加工車間一座,計劃引進辣椒醬加工生產線一條,日加工能力可達10噸,建成保鮮庫4座800噸,開發出辣椒面、絲、段、醬及花椒等10多個系列32種產品,注冊了“隴上椒”“隴上花”系列商標79個,打造了“隴上椒”辣椒面、榮耀藍色禮盒、中國紅辣椒禮盒、花椒粒等網紅產品,并入駐了多個主流電商平臺。
甘谷辣椒面(央廣網記者 李紅軍 攝)
“預計今年全縣辣椒產量可達28萬噸,全產業鏈產值將達到11.2億元。”甘谷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曲濤表示,甘谷縣通過大規模種植、技術支持、資金投入、品牌建設等多項舉措,推動辣椒全產業鏈發展,讓小辣椒“鏈”出大產業,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動能。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