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基層法治宣傳教育,全方位增強群眾法治意識,海南省臨高縣人民檢察院“文瀾護穗”工作室聯合海南為民社區社會工作服務社、縣司法局、縣婦聯、團縣委等單位,于6月18日至20日,在社區、校園及法治教育基地等地開展系列主題活動,構建起“普法教育+心理關懷+家庭支持”的立體化未成年人保護格局。

6月18日上午,和舍鎮農貿市場的普法活動率先啟動。活動以法律知識普及與互動體驗為主,聚焦未成年人保護與社會安全防范。活動重點宣講了《刑法》中“與未滿14周歲女性發生性關系構成強奸罪”的規定,通過問答互動等形式,提升群眾對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的法律認知。同時,針對電信詐騙、常見毒品類型等問題,以真實案例為警示,向居民傳授“不輕信、不轉賬、快報警”“不嘗、不試、不碰”等實用技巧。

當日,“文瀾護穗”工作室沉浸式普法與心理團輔活動在臨高縣和舍鎮和舍中心學校同步開展。海南為民社區社會工作服務社的專業心理老師精心設計互動環節,采用沉浸式體驗與零距離普法宣講相結合的方式,打破傳統說教模式。各部門工作人員化身“普法導師”與“心靈伙伴”,通過情景模擬、趣味問答、團隊協作游戲等,將法律知識融入心理健康輔導。學生們在角色扮演中學習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掌握調節情緒的科學方法,在游戲中加深對《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理解。

6月18日下午,“文瀾護穗”工作室走進臨高縣第三中學,開展以“扣好人生法治扣子”為主題的法治教育活動。活動圍繞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校園欺凌、網絡沉迷、網絡詐騙等青少年常見法律問題,通過剖析典型案例、模擬情景演繹“文瀾護穗”系列普法故事,以情景短劇、以案釋法、快問快答等形式,引導學生換位思考,深刻理解法律底線與自我保護的重要性。

6月20日下午,“文瀾護穗”工作室組織正在接受幫教的未成年人及其家長,前往臨高縣人民檢察院法治教育基地,開展“反詐知識筑牢防護網”主題普法教育活動。活動以“反詐知識講堂+案例情景模擬”為核心,剖析典型案例,系統講解電信詐騙的犯罪邏輯與識別方法。在情景模擬中,家長與孩子共同參與角色扮演,學習“不輕信陌生鏈接、不泄露個人信息、遇騙及時報警”等實用技能。工作人員針對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易受騙的特點,引導家長建立家庭反詐監督機制,加強對未成年人使用手機的管控。

下一步,臨高縣人民檢察院將積極發揮“文瀾護穗”工作室作用,聯合其他部門開展形式多樣的未成年人普法關愛活動,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保駕護航。(來源:臨高縣人民檢察院)

編輯:付美斌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