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武漢7月3日消息(記者鄧子依)7月3日,由湖北省科技廳主辦、湖北省對外科技交流中心承辦的2025湖北國際技術交流會在武漢開幕。

本屆交流會以“共筑開放創新網絡 賦能全球協同生態”為主題,吸引了來自柬埔寨、日本、韓國、匈牙利等17個國家的40余位外方代表,以及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中科院武漢病毒所、國藥集團、四方光電等國內近300位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代表參會。

2025湖北國際技術交流會現場(央廣網記者鄧子依 攝)

精準對接促成多項合作落地

會議期間取得豐碩成果:發布了《“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科技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政策研究》報告,并為“湖北省海外知識產權(阿聯酋)服務咨詢站”揭牌。

尤為矚目的是,來自5個國家的28家單位現場簽署了19項合作意向,涵蓋人工智能、生物醫藥、跨境電商、海外人才引進等多個領域。代表性項目包括:中國國藥集團動物保健股份有限公司與柬埔寨嶸德集團簽訂《動物疫苗研發生產諒解備忘錄》;武漢奮進智能機器有限公司與歐洲湖北總商會簽訂《工業機器人出海項目合作協議》;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器官移植研究所與孟加拉國水仙花國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簽訂《胰腎術后重塑研究項目合作協議》等。

簽約儀式現場(央廣網記者鄧子依 攝)

這批項目的落地,將有效整合各方優勢資源,加速關鍵技術突破與成果轉化應用,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為湖北產業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專場活動深度對接發展需求

本次交流會緊密圍繞湖北省“51020”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和“61020”全鏈條攻關需求,精心組織了6場專題活動,安排了34項主題報告,聚焦知識產權保護、傳統藥物研究、科技經貿合作等議題,為湖北與各國深化合作搭建橋梁,促進資源共享與優勢互補,夯實了湖北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的基礎。

科技創新與“一帶一路”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合作研討會現場(央廣網發 湖北省對外科技交流中心供圖)

持續打造國際科技合作主場品牌

自2017年首屆活動舉辦以來,湖北國際技術交流會已成功舉辦九屆。經過持續深耕,該活動現已成為湖北省深化國際科技創新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重要平臺和代表性品牌。歷屆累計舉辦高規格國際技術交流活動100余場,組織國內900余家頂尖高校、科研院所和領軍企業與400余家國外知名機構深入對接,累計促成項目對接800余個,在人工智能、光電信息、先進制造、汽車與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現代農業、科技平臺建設等前沿領域達成高質量科技合作意向180余項,為湖北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國際動能。

湖北省科學技術廳黨組書記、廳長馮艷飛表示,科技創新是湖北的最大優勢和“金字招牌”。湖北秉持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理念,不斷強化國際科技創新合作,聚力打造內陸開放高地。未來,湖北將進一步錨定科技強國建設目標,以更開放的姿態、更務實的舉措,全方位加強科技創新開放合作。

編輯:趙玲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