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天使“淘淘”。(受訪單位供圖)
7月5日,長江江豚“淘淘”迎來了20歲生日!當天,工作人員特別準備了一場生日慶典,并向粉絲們進行直播,鏡頭前,“淘淘”悠然游弋,標志性的“微笑”依然親切。
淘淘2005年7月5日生于武漢白鱀豚館,是世界上第一頭人工環境下成功繁育的長江江豚。它的成長歷程,伴隨著科研人員的無數心血與公眾的無限關愛。
從明星寶寶到家族“大家長”
“淘淘”自幼便是館內的“小明星”和“機靈鬼”,聰慧過人,是完成訓練項目的佼佼者。它也展現著獨特的個性,偶爾顯露“小脾氣”,會用吐水表達不滿;在生活上曾被形容有些“嬌氣”,享受鮮魚直接送到嘴邊的“服務”。然而,它更以“暖男”著稱——它是唯一一頭會陪伴雌性江豚從懷孕直至臨產過程的成年雄性江豚。
二十載光陰荏苒,“淘淘”的身份早已超越了個體。作為白鱀豚館長江江豚繁育研究群體的“大家長”,它擁有一個興旺的家族。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館訓練員王超群如數家珍地介紹其家庭成員:大兒子“漢寶”,性格樂觀,食量驚人,被視為“家族未來的希望之星”;女兒“小久久”,是“淘淘”的“掌上明珠”,活潑好動,最愛躲在媽媽身后玩躲貓貓;還有家族中最年輕的三弟“F9C24”,如今也已茁壯成長,展現出追逐魚兒的活力。這個溫馨江豚家庭的亮相,讓觀眾感受到生命延續的喜悅與自然的和諧。
“豚生”大贏家:生態保護的閃亮名片
“淘淘”的出生,標志著人工環境中繁育長江江豚這一世界性難題首次被中國科學家攻克。這份成就的光芒隨時間愈發璀璨。2018年,一幅記錄“淘淘”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的照片《溫馨一家》,躍然登上中國郵政發行的《長江經濟帶》特種郵票。2022年,《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COP14)期間,“淘淘”的整版巨幅圖片更是登上了《人民日報》,向世界傳遞著中國保護生物多樣性、守護長江生態的決心。
為了慶祝“淘淘”20歲生日,重慶文旅集團旗下“長江奇跡”游輪也送上祝福,將來自長江上游的深情厚誼傳遞給“淘淘”家族。江豚學校——武漢大興路小學的孩子們,帶著為江豚繪畫的生日蛋糕,用稚嫩的畫筆勾勒出對江豚的喜愛和對長江生態保護的美好愿景。
高齡“淘淘”有望喜添“四胎”
步入20歲的“淘淘”,在長江江豚中已屬高齡。中國科學院水生所副研究員郝玉江介紹,這一年齡相當于人類的80歲左右。館內訓練員王超群在日常觀察中也注意到,“淘淘”的進食速度相對減緩,食量較年輕時有所減少。郝玉江表示,目前“淘淘”的各項生理指標在其年齡段仍保持得相當不錯。
尤為重要的是,根據現有研究判斷,“淘淘”依然具備雄性的繁殖能力。
長江江豚一般5至6歲達到性成熟,自然壽命約20至25歲,懷孕周期長達12個月左右,其人工繁育過程需要科研人員極其精密的照料。
郝玉江回憶道,2005年7月,“淘淘”誕生后,為科研人員帶來了無數寶貴的“第一次”:第一次目睹江豚分娩過程(尾巴先出)、第一次經歷漫長的產程(持續兩三個小時)、第一次發現新生幼豚不會主動吃奶、第一次用酸奶兌牛奶進行人工喂養……這些珍貴的經驗積累,為后續的人工繁育技術體系奠定了基石。
如今,依托持續開展的人工繁育技術攻關,水生所長江江豚繁育研究基地已成功繁育出5頭江豚,其中包括3頭珍貴的二代江豚。科研人員對雌性江豚進行著細致的健康監測,包括定期量體溫、測心率等各項檢查和記錄。明年,基地預期將有新的二代江豚出生。
“淘淘”的20歲生日,不僅是一場慶祝,更是一次深情的呼喚與承諾。“淘淘”用自己獨特而頑強的生命歷程,詮釋著長江大保護的生態意義。(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玉麟 文俊 通訊員 周碩 實習生 簡芊禾 向熙文)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