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落幕的“2025資產管理與財富管理行業發展大會暨第五屆‘金譽獎’頒獎典禮”上,蘇銀理財首次榮膺“最佳投資者教育成就機構”大獎*。無獨有偶,今年3月,公司亦成功入選由21世紀經濟報道研究院與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發布的“2025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案例*”。
雙項榮譽的取得,是市場對蘇銀理財在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和投資者陪伴與教育領域創新與實踐的高度認可,彰顯了其“金融為民”的初心與實力。
自2022年《資管新規》全面落地,銀行理財邁入凈值化、規范化發展新階段,“打破剛兌”成為現實。市場波動加劇,投資者如何理解凈值變化、建立合理預期、提升風險意識,成為行業共同課題。蘇銀理財深刻認識到,構建專業、溫暖、貫穿始終的投資者陪伴體系,不僅是履行受托責任的核心,更是幫助居民財富實現保值增值的關鍵。
體系筑基:多維平臺打造“全程化”服務體驗
為更好地服務廣大理財投資者,蘇銀理財已構建起覆蓋產品全生命周期的陪伴式服務體系:
渠道暢通,響應迅捷: 依托微信公眾號、微信視頻號、渠道服務號、公司官網、自有APP等矩陣,打造多維度服務平臺,確保客戶需求高效觸達。
數智賦能,溝通無阻: 設立專屬客服坐席,建立智能問答知識庫,形成快速響應機制,有效打破與代銷機構間的信息壁壘,確保客戶關切“第一時間回應”。
透明為先,持有安心: 在公司官網搭建專業理財產品信息披露模塊,支持產品快速檢索、多維度業績展示、賬單查詢、公告查閱等,讓客戶“買得明白、持有放心”。
體驗優化,便利升級: 創新推出“理財夜市”產品,延長交易時間至24點,滿足靈活投資需求;提升清算效率,實現江蘇銀行客戶贖回資金上午到賬;主動升級產品條款,如為“恒源封閉三年鑫利”系列產品增加按季分紅*,兼顧長期收益與持有期體驗。
持續深耕:線上線下織就“立體化”防護網
蘇銀理財自成立以來,高度重視消費者權益保護和投資者教育工作。今年以來,公司積極開展2025年“普及金融知識萬里行”活動,也積極探索內容、形式的多方位創新,構建了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投教防護網:
組織保障,制度先行: 公司成立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小組,并制定了相關管理制度、設立專職部門確保消保、投教工作長效運行。
線上陣地,內容為王: 在微信公眾號、微信視頻號、公司官網等陣地開設《“源”來如此》、《消保云課堂》、《蘇銀小劇場》、《壹周易見》等投教專欄,覆蓋法律法規、理財知識、市場動態、風險揭示、金融熱詞解讀等。同時,蘇銀理財還定期邀請行業內專家、資深投資經理開展直播投教活動,普及凈值型理財產品知識,提供快速專業的市場解讀,幫助客戶第一時間了解市場動態。
線下行動,精準觸達: 持續開展“三進入”活動,將金融知識送到最需要的人群身邊:
進社區: 定期開展,重點普及金融消費者八項權利、防范非法集資與電信詐騙知識等,助力守護好居民的“錢袋子”。
進鄉村: 宣傳金融助農惠農政策,普及基礎理財知識,現場答疑解惑,助力鄉村振興。
進校園: 組織青年員工走進高校,聚焦消費權益、金融安全、理性消費,揭示非法校園貸、電信詐騙陷阱等,引導學生樹立風險意識與價值投資觀。
成效彰顯:規模增長與客戶信任的雙贏
在專業、溫暖的投資者陪伴體系加持下,蘇銀理財贏得了市場的廣泛信賴。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管理規模穩健增長,突破7400億元;累計服務的個人與機構客戶數量超過570萬。這些數字背后,是投資者對蘇銀理財專業能力與責任擔當的認可。
蘇銀理財未來也將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持續打造專業用心的投資者陪伴體系,在合規框架內不斷提升客戶的投資體驗,切實保護投資者利益,提高投資者滿意度,為居民財產性收入的提升和資管行業健康穩健發展貢獻金融力量。
注:“金譽獎”評選時間為2025年6月,評選機構為普益標準;“2025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案例”評選時間為2025年3月,評選機構為21世紀經濟報道研究院與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以上評選結果系評選機構及支持機構基于產品和管理人過往表現綜合判定,并不構成對產品管理人或單只產品的未來投資建議或業績保證。恒源封閉三年鑫利系列產品存續期間可按季度分紅,管理人有權根據產品實際運作情況決定是否分配收益,可能存在當季不分紅的情形,具體請以產品說明書等法律文件為準。
理財非存款,產品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風險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央廣網觀點。投資有風險,投資須謹慎。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凈值高低并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以上內容不構成對投資者實質性的投資建議或公司最終的投資觀點,不應被接受者作為對其獨立判斷的替代或投資決策依據。重點關注方向僅為基金經理當前市場觀點,不代表基金未來長期必然投資方向。投資者應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產品資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認識基金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征,在了解產品情況及聽取銷售機構適當性意見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投資期限和投資目標,對基金投資做出獨立決策,選擇合適的基金產品。以上內容并非對相關證券或市場的完整表述或概括,任何所表達的意見可能會更改且不另外通知。
(注:此文屬于央廣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