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漫步煥新后的工人街青年巷,仿佛踏入一幅流動的畫卷。曾經的老街巷,如今化身充滿青春律動的特色文化街區,每一步都踩在記憶與創新的和弦上。巷口盛放的“薔薇姑娘”,以藝術語言解讀鞍鋼史詩的“鞍鋼之窗”“第一爐鋼”,讓工業底蘊與青春創意在碰撞中釋放城市活力。
今年,鞍山市鐵東區以工人街青年巷、東賓特色休閑文化街區建設為引領,奏響了鐵東區以城市更新重塑空間、以資產盤活激發動能、以消費升級點亮生活的激昂樂章。這三大引擎協同發力,不僅顯著改善了城區面貌、優化了產業結構、釋放了消費潛力,也通過重塑居民生活的品質,點燃人們對鐵東未來的無限憧憬。
鐵東區夜景(央廣網發 鐵東區委宣傳部供圖)
空間重塑賦能 老城區煥發時代新顏
城市更新絕非簡單的物理空間翻新,而是城市功能、環境品質與文化活力的系統重構。鐵東區將工人街青年巷、東賓特色休閑文化街區等特色街區建設作為“一號工程”,鐵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掛帥,組建工作專班,抽調全區精兵強將、年輕干部加入,整合多方資源,協調解決難點堵點問題,確保項目高質量、按時完成。鐵東區以特色街區筑基,成功開辟了一條文體旅深度融合的創新路徑。這不僅激活了區域存量空間,提升了城市形象與吸引力,更豐富了市民與游客的高品質生活供給,為城市更新與產業升級提供了“鐵東樣板”。
在煥新后的工人街,市民正在拍照打卡(央廣網發 鐵東區委宣傳部供圖)
作為鞍山具有代表性的老街區之一,工人街承載著許多鞍山人的回憶。這里生活氣息濃厚,街邊各種飯店、商鋪集聚,有著濃濃的煙火氣。2025年3月,鐵東區對工人街老街區進行升級改造,打造集餐飲文化商業旅游于一體的特色街區。此次改造從功能上劃分為東、中、西三段。園林路至常青街為東段,聚焦餐飲、休閑、集市及景觀小品,結合口袋公園設計,構建“青年生活”休閑區,設置休閑座椅、咖啡茶座等設施,讓人們在忙碌的生活中能夠放慢腳步,享受悠閑時光。中華南路至園林路為中段,結合特色商鋪和文化墻的展示,展現鞍山工業歷史背景下的工人街特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打造“鞍山故事”體驗區,如今,工人街青年巷的墻繪不僅成為街區顏值擔當,更化身文化紐帶,讓老鞍山人重溫記憶,新青年讀懂城市,外地游客也透過藝術窗口,瞥見鞍山的歷史厚度與青春活力。中華南路至山南街為西段,以特色餐飲集聚為核心,配套夜間亮化工程,打造“鞍山味道”示范街,積極引入各類特色餐飲店鋪,包括本地老字號、網紅餐廳等,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口味需求。同時,利用夜間亮化工程營造濃厚的煙火氛圍,吸引游客和市民前來打卡消費。
昔日安靜的臺町街區,此時正因一間間風格各異的咖啡館而煥發新生。它們或藏身于爬滿藤蔓的老別墅庭院,樹影婆娑間支起陽傘木椅;或占據街角明亮櫥窗,將烘焙的暖意與花香一同贈予路人。人們不再步履匆匆,而是選擇在綴滿鮮花的露臺落座,捧一杯手沖咖啡,任由時光在老洋房的磚墻光影里靜靜流淌。翻幾頁書,與友人低聲閑談,或是單純望著街巷里提著花歸家的鄰居,這便是臺町獨有的愜意。2023年臺町街區升級改造為東賓特色休閑文化街區,并成為全市首個省級旅游休閑街區。今年,鐵東區以申報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為契機,從加強歷史文化挖掘與展示、基礎設施提升、豐富業態布局、提升游覽體驗、加強綜合管理與統籌協調發展等多方面對街區進行提檔升級,將其打造成為一個宜居、宜樂、宜閑、宜游、宜商的文旅融合發展“新地標”。
臺町街區一隅(央廣網發 鐵東區委宣傳部供圖)
喚醒沉睡資源 激發經濟內生動力
作為鞍山市的中心城區,鐵東區曾因地方工業的發展而輝煌。面對部分工業遺存與商業載體閑置的挑戰,鐵東區視其為獨特資源稟賦,以創新思維推動“包袱”變“財富”。堅持核心商貿服務區定位不動搖,把準現代服務業發展“脈搏”,圍繞消費方式新變化、文旅市場火爆新特點和城市更新新趨勢,將盤活閑置資產作為發力點,積極探索老城區轉型新模式。
鐵東區第三產業占比達80%,但受電商等新業態沖擊,實體商場日漸衰微、傳統酒店逐漸落寞,閑置樓宇持續增多,空置廠房、停緩建工程不斷積累。老城區更新必須堅持核心定位,不搞另起爐灶!
鐵東區圍繞核心商圈提檔升級做文章,制定適應服務業增長新模式制定盤活規劃,讓“老樹發新芽”。鞍山火車站前是全市核心商圈,鐵東區推動服務業提檔升級,成功引進碧樂城、蕓錦倉等商業綜合體,引進新世界、華住等9家精品酒店,擦亮“吃在鐵東”“住在鐵東”“購在鐵東”品牌。鐵東區主動將閑置資產與當下火熱的電商產業對接,原鉆石城商場因業態老舊于2022年關停,區里通過招引直播電商、短視頻帶貨、社交媒體推廣、獨立站等新型貿易業態,分層次、分區域開發地下空間,僅用90天就推動“鉆石SOHO商業中心快手電商產業基地”項目落地,帶動直接就業500余人。
俯瞰鉆石SOHO商業中心快手電商產業基地(央廣網發 鐵東區委宣傳部供圖)
鐵東區緊抓文體旅消費持續攀升機遇,圍繞“留住城市記憶”下功夫。在讓老建筑放光彩、老街區有味道中,重塑老舊城區的消費體驗。打歷史牌、文化牌留住城市記憶。鐵東區在實施臺町、工人街等街區改造建設中,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快特色商業街區建設的若干政策》,以“首店經濟”帶動業態優化升級,在小細節處提升街區品質。今年以來,工人街、臺町兩地已盤活商鋪15處,努力打造承載城市印記的文旅新地標。
作為擁有超百年歷史的城市建成區,鐵東區現存空間十分有限,難以落地超50萬平方米以上的項目,招商引資難度大。鐵東區圍繞開發城市空間用實勁。針對西南、東南兩個地區空間大、環境優、密度低等優勢,鐵東區優化開發強度,完善路網及配套設施建設,推動項目招大引強。其中,閑置10年的3.4萬平方米金普醫院E地塊得以順利盤活,13萬平方米的鞍山國際食品商貿物流港全面開工,空置多年的4.6萬平方米的都市工業園地塊已成功引入鞍鋼礦山資源化利用項目并做好掛牌準備,重大項目不斷向鐵東區布局落地,將打造出鐵東經濟新的增長點。
每到夜幕降臨,鉆石SOHO商業中心快手電商產業基地的各大品牌直播間內都燈火通明、熱鬧非凡。去年10月,這里還舉辦了東北地區首屆規模最大的快手電商超級雙選會,500多家企業、200余名網紅達人參與,當天就有70余個品牌實現落地。借助電商產業,鐵東區已盤活閑置樓宇3.6萬平方米,舉辦各類線上活動,實現銷售額5.7億元。隨著鞍山國際食品商貿物流港項目的全面開工,這個位于鞍山南部入城口處的大片空地再也不是圍擋遍地、廢品堆積。閑置資產的盤活,也為城市發展“騰籠換鳥”留出了轉型空間。隨著特色老街區的改造建設,一些閑置的商鋪不僅被重新租賃,而且租金也水漲船高,給市場經營者帶來信心。街區改造實現了“花小錢辦大事”,通過盤活閑置資產,打造出更多的文化休閑消費場景,實現了敢投資、愿消費的場景,形成良性循環,推動城市更好發展。
在鉆石SOHO商業中心,達人與企業正在對接貨品(央廣網發 鐵東區委宣傳部供圖)
場景創新引領 塑造品質新高地
鐵東區深刻認識到,消費是經濟增長的持久動力,更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直接體現。其升級路徑在于以高品質供給創造和引領新需求。如果說,工人街青年巷的改造,如拂曉清風般悄然洗去了老工業區單一的色調;東賓特色休閑文化街區的實踐,讓文化從背景板走向前臺,讓消費從交易行為升華為愜意的生活體驗。那么,優優寵物友好公園的建設,則是重塑“第三空間”,定義品質生活新高地的勇敢嘗試。
優優寵物友好公園(央廣網發 鐵東區委宣傳部供圖)
在鋼筋水泥的都市叢林中,鐵東區優優寵物友好公園的建設,絕非僅是增添一片綠地這般簡單。它作為鐵東區首個專為寵物與主人深度互動設計的公共空間,重新定義人與動物在城市中的相處之道,塑造著服務升級與人文關懷并重的品質生活新高地。這方天地,已然超越了傳統公園的休憩功能,進化為一個促進社區聯結、提升城市溫度、引領生活方式的創新場景。緩坡草坪、探索小徑、趣味裝置等,激發寵物本能樂趣,實現“陪伴自由”。公園定期舉辦的“寵物訓練營”等活動,將養寵個體凝聚為學習互助的社群。“寵物市集”則成為本土寵物文創、健康零食品牌的孵化展示平臺。在這里,遛寵的日常行為升華為社交生活與興趣消費的入口,寵物成為連接鄰里、激活社區經濟的溫馨紐帶。優優寵物友好公園通過重構空間邏輯、激活社群價值、智慧賦能管理,將冰冷的“允許進入”升華為溫暖的“專屬設計”,是一種更具包容性、更有品質的城市生活范式的崛起,將成為丈量城市精神高度的新標尺。
城市發展的根本目的在于增進民生福祉。鐵東區的實踐深刻證明,只有將發展的成果轉化為市民可感可及的幸福體驗,城市更新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當老工業基地的厚重底蘊與現代都市的蓬勃活力相互交融,當沉睡的資產被創新思維喚醒,當消費成為連接美好生活的橋梁,鐵東區正以堅實步伐邁向一個更具魅力、活力、動力與創新力的嶄新時代。這曲工業文明與現代生活共振的交響,正迎來更為華彩的樂章。鐵東區在高質量發展的征途上,為資源型城區轉型寫下了生動注腳:老城不老,其命維新!(鐵東區委宣傳部)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