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二区视频_都市激情久久_亚洲精品免费视频_亚洲精品456

更多>>>
·經典中國 輝煌30年 西電東送 東西共贏
·巴特爾:堅定信心積極應對 確保經濟的穩定發展
·改革開放30年:內蒙古游客接待量增長1萬倍
·內蒙古啟動向四川地震災區獻愛心“溫暖工程”
·包頭:取得3C認證的電線電纜質量合格率僅為15%
·內蒙古將開展對乳制品生產企業的整頓規范工作
·《環評法》助內蒙古經濟結構調整 又好又快發展
·科學發展:鄂爾多斯市統籌城鄉推進新農村建設
·呼和浩特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完成30萬平方米
更多>>>
·[11月17日跟我走吧]游訪爨底下村
·內蒙古農牧民工:"打工地掙錢 家門口取"
·內蒙古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
·走進90后跑酷一族—呼和浩特跑酷團體CP
·[我的親歷]張立勝的綠色家園
·內蒙古退役運動員自主擇業可獲補償
·內蒙古采取多項措施確保乳業健康發展
·呼鐵局古城灣萬噸環保煤炭裝車基地運行
·回望“神舟”七號[升空][出艙][返回]
更多>>>
   11月8日,在英國首都倫敦市中心的卡多根劇場,中國內蒙古民族歌舞劇團青年合唱團演員為觀眾表演傳統節目。長調、馬頭琴和呼麥在當晚的演出中一一得到展現。
·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內蒙古新發現文物點1137處
·內蒙古雜技學員在武漢國際雜技節比賽中獲銅獎
·巴丹吉林沙漠:大約5000年前就有大量人類活動
·第4屆呼和浩特百姓最滿意品牌活動即將全面啟動
·內蒙古49名民間藝人獻藝首屆中國農民文藝會演
·《一代天驕》讓北京觀眾領略濃郁蒙古族風情
聚焦內蒙古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聚焦內蒙古
漁業生產基地冬捕第一網出現“紅網”
中廣網 2006-12-28
[打印本頁] [推薦給朋友] [字號 ] [關閉]
    中廣網赤峰12月27日消息(記者文偉 通訊員何鍵、汪洋、孫國樹)  冬日的達里湖,如同一塊潔白的玉,鑲嵌在茫茫草原上,在斜陽的映照下,泛著耀眼的光。近日,內蒙古重要的漁業生產基地達里諾爾漁場冬捕拉開帷幕。冬捕第一網就出現預示豐收年的“紅網”。 12月23日,在一陣陣鞭炮聲中,赤峰市克什克騰旗達里湖漁場三個捕撈隊破冰、祭海、泡網,宣告了達里湖漁場今冬捕撈工作的正式開始。

 

  24日,是冬捕出魚的第一天,打眼、走桿、穿繩、下網,在經過捕魚工人一上午的忙碌后,下午一點多鐘,分布在湖區不同區位的三張400多米的沉重大網在拉網機的牽引下相繼被緩慢的拖上冰面。在一隊出網口,筆者有幸觀看了出魚的全過程:網內的魚兒噼啪亂撞,隨著網口的拉開,一條條銀白色的華子魚和黑灰色的鯽魚不時躍出,或是翻回到網內,或是摔在冰面上......該隊蒙隊長拿一根長長的桿子往網中一探,高興得對大家說:“紅網,這一定是紅網。”據捕魚工人講,一般夠上2萬斤的就稱為紅網,像這樣的情況在前幾年并不多見,要是頭一天打魚就遇上紅網就更難得了。一位捕魚工人一邊往車上裝魚,一邊興奮地說:“今天太高興了,頭一天就打個紅網,這預示著我們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他順手抓起一條華子魚說:“你看,今年的魚個又大又勻稱,看來還是環境保護、養殖增值效益高啊!”下午4點多鐘,捕魚工人們迎著凜冽的寒風,隨著拉魚的拖車,一路歡笑,滿載而歸。

  素有“草原明珠”美稱的達里湖是內蒙古第二大內陸淡水湖,現有水面223平方公里,是由達里湖、崗更湖和都日諾日湖三部分組成,湖內盛產的鯽魚、瓦氏亞羅魚(俗稱華子魚),被稱為草原秀水中的“綠色食品”。然而,長期以來由于湖區周邊草地未能得到及時圍封和治理,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加之連年干旱和無節制的捕撈,湖面不斷萎縮,湖水PH值也在逐年升高,魚產量低且個頭參差不齊。為了讓達里湖資源得到永續利用,漁業和旅游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漁場不斷加大湖區周邊生態環境的建設和保護力度,并采取人工擴繁、人工接卵,去年又實行春夏兩季休魚和控制冬捕產量等措施,擴大魚的種群數量,使達里湖魚得到休養生息。漁場在養殖增殖、控制捕撈量的同時,注重提高達里湖魚的品牌效應,在一定幅度內提高了魚的銷售價格。今年達里湖預計捕撈指標63萬斤,截止目前已接訂單40多萬斤,盡管捕撈數量有所降低,但產值卻創歷史最高,將達到800多萬元。



來源:SRC-74    責編:劉俊霞      
相關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昌县| 霍山县| 九江市| 桑植县| 光山县| 丁青县| 凤山市| 朝阳区| 达尔| 玉树县| 富源县| 广东省| 孟州市| 桐乡市| 会理县| 张北县| 饶阳县| 万宁市| 盱眙县| 收藏| 伊金霍洛旗| 大同县| 莒南县| 阳西县| 财经| 绿春县| 九龙坡区| 镇雄县| 从化市| 茶陵县| 万荣县| 铜川市| 安图县| 镇原县| 老河口市| 顺义区| 乌海市| 无为县| 安徽省| 临沧市| 永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