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下屬研究機構賽迪顧問(CCID)發布《2024—2025年中國大數據市場研究年度報告》,全面揭示國內大數據市場格局和發展趨勢。浪潮卓數大數據連續五年入圍中國大數據市場廠商競爭力領導者象限,發展能力位列全國第三。
(報告截圖)
當前,大數據仍處于多元化業務場景深度落地的發展階段,同時與AI技術融合創新,催生新業態、新模式。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大數據市場規模超7357億元人民幣,在底層技術創新、融合應用深化及生態體系構建等方面呈現蓬勃發展態勢。
作為行業引領者,浪潮卓數大數據依托全棧大數據技術支撐與海量數據資源體系,深耕數據基礎設施、數據資源、數據技術、數據服務、數據應用與數據安全六大領域,聚焦金融服務、商貿流通、城市治理、智慧黨建、職業教育等重點行業需求,為客戶提供綜合性解決方案,釋放數據要素價值,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
報告認為,具備技術創新能力和行業應用經驗的廠商,更容易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2024年,浪潮卓數大數據助力客戶打造的重點項目均產生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價值。在山東,建設魯惠通·政策兌現平臺,深挖公共數據助力企業畫像,實現惠企政策精準推送、直達快享,是全國首個實現省市兩級系統聯動的政策資金線上兌付、全流程監督管理、全生命周期績效評價的平臺;在云南,以數據賦能基層治理,“云表通”的使用讓基層報表數量平均從1619張減少至286張,壓縮率達82.9%,切實為基層減負……
報告還指出,未來,數據要素和AI的價值進一步釋放,將推動大數據成為產業數智化升級的重要力量,數據智能服務正在從“技術驅動”轉向“業務價值驅動”。
浪潮卓數大數據敏銳捕捉到這一趨勢,深刻認識到數據集的質效提升是AI賦能實體經濟的“催化劑”,加快推進數據智能服務在各產品、解決方案中的應用,打造了企業征信、電商經濟兩大行業高質量數據集,不僅為AI模型的訓練與優化提供了堅實“養料”,更通過場景化應用推動金融、商貿行業的數智化轉型。
不止于此,依托“DATA+AI”一體化能力,浪潮卓數大數據自主搭建浪潮模數工坊智能體平臺,構建起覆蓋惠企政策、金融征信、宏觀經濟數據服務、基層治理、數字黨建、醫療衛生等多領域、多場景的智能體服務體系。以應用在金融征信行業的企業盡調智能體為例,針對傳統企業盡調效率低、耗時長、人工依賴度高、主觀性強等難題,通過融合工商、司法、知識產權等市場主體數據,可將盡調數據獲取周期從3天縮至10分鐘,數據分析時間從2天提速至30分鐘,報告成文時間從1天縮短至0.5天,大幅提升盡調質效,助力金融機構科學決策。
隨著政企用戶對數據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持續演變,浪潮卓數大數據將持續通過“DATA+AI”雙輪驅動,提供定制化、個性化的數據解決方案;同時,不斷拓展大數據的應用邊界,以技術創新驅動行業發展,為我國大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力量。(浪潮集團)
(注:此文屬于央廣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