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記者從中國石化獲悉,我國首個實現工業運行的全海水環境漂浮式光伏項目在山東青島建成投用,對漂浮式光伏在沿海、淺海地區推廣具有重要示范效應。

此次投用的青島煉化全海水環境漂浮式光伏項目,占地面積約60000平方米,裝機容量7.5兆瓦,項目每年可發綠電1670萬千瓦時。項目創新采用漂浮式光伏結構,通過光伏板隨潮汐同步升降設計,縮短板體與水面距離,僅為傳統樁基式結構的約1/10,最大限度借助海水散熱,通過冷卻效應提高發電效率5%~8%。

針對光伏系統在海水環境下,面臨海水腐蝕、生物附著、潮汐波動等問題,研發團隊開發出抗鹽霧腐蝕、抗藤壺附著的特制浮體與支架;研發出可抵御13級大風、適應3.5米潮汐落差的水下錨固系統,較傳統的樁基式光伏降低投資約10%。這些技術創新將為沿海、淺海地區光伏開發提供標準化解決方案,推動新能源項目成本下降。

編輯:劉博倫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