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濰坊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決勝‘十四五’謀篇‘十五五’”濰坊市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新聞發布會。發布會圍繞建設“一座人民滿意的城市”,發布白皮書,回顧“十四五”期間濰坊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新亮點、新成效,展望“十五五”發展新方向、新目標,現場展覽成果圖片。濰坊市工信局、市農業農村局、市交通局、市教育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海漁局、市衛健委7家市直部門負責人分別介紹有關情況。
“十四五”期間,濰坊錨定“走在前、挑大梁”,牢記囑托、砥礪奮進,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全方位、突破性的成就:產業升級成效顯著,城市能級加快提升,改革開放不斷深化,民生保障和社會事業扎實推進,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2024年地區生產總值邁上8200億元臺階,綜合實力顯著提升,用實際行動書寫了“一座人民滿意的城市”亮眼答卷。
展望“十五五”,濰坊將認真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持續深化產業升級,全力推進項目建設,不斷擴大有效投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加強民生保障改善,不斷增進人民福祉,以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務實的作風,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濰坊實踐新篇章。
濰坊市工信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王得志介紹,濰坊堅持把工業經濟作為頭號工程,加力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形成了具有濰坊特色的工業畫像,具體概括為“十、百、千、萬”:“十”即10余條重點產業鏈,“9+3+N”產業鏈集聚成勢;“百”即百項優品,115種主導產品市場占有率排在全球、亞洲、國內前3;“千”即千家強企,省級以上專精特新等優質企業達1459家;“萬”即萬億規模,規上工業產值、營收均超過1.2萬億元。工業經濟主要呈現出“高、優、新、智”四個特點,工業硬實力大幅提升,工業競爭力顯著增強,工業驅動力澎湃涌動,工業新活力競相迸發。面向“十五五”,濰坊將堅持傳統新興雙輪驅動,數字實體雙向賦能,新制造新服務兩端發力,推動重點產業融合、集群、生態化發展,不斷增強濰坊制造業核心競爭力。
濰坊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劉煜介紹,省委、省政府賦予濰坊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的重大責任!笆奈濉币詠,濰坊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拓展創新“三個模式”,探索實踐融合化發展之路,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建設邁出堅實步伐。2024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1358.7億元、全省第1、五年增長30.9%,蔬菜、畜禽、花卉、農機、玉米5個產業突破千億級,糧食連續四年“三增長”,蔬菜產銷量和盆栽花規模全國最大;全國500強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數量全國第1;濰坊農產品出口額五年增長50%;蔬菜種子由70%依賴進口變為70%自主研發,7項全產業鏈蔬菜標準填補國內空白;全市628個村收入過百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12元、五年增長34.9%,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到1.84:1。面向“十五五”,濰坊將聚焦“農業增效益、農民增收入、農村增活力”,奮力領跑農業農村現代化新征程。
濰坊市交通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學建介紹,濰坊是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雙循環重要節點城市。“十四五”以來,全市加快推動交通立體化、便捷化、綠色化、數字化發展,內暢外聯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基本建成。目前已建成“三縱六橫”高速骨干網,高速公路通車里程867公里、全省第3,鐵路通車里程884公里、全省第1,京滬高鐵輔助通道濰坊段全線開工,濰坊港建成萬噸級以上泊位21個,建成全國首個零碳港口;濰坊機場通航12個城市;青銀高速中心城區免費通行;渤海路、寶通街快速路建成通車,“青濰空鐵快線”全國首創高鐵零負擔乘機。同時,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公交車占比94.4%,氫能源公交車230臺、全省第1,城市綠道2029公里,綠色出行占比70%以上。力爭“十五五”期間,縣縣通1條以上高鐵、3條以上高速。
濰坊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慶華介紹,濰坊是全國全省知名的基礎教育名城和職業教育示范高地!笆奈濉币詠,濰坊持續加大教育投入,普通高中育人質量連續23年領跑全省,省對市教育履職評價連續5年獲評“優秀”等次。近三年,全市152所嶄新中小學拔地而起,344所優質幼兒園花開遍地,新增29萬個學位積極應對入學高峰。目前,全市有3個縣市區躋身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8個縣市區入選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全省領先;發揮全國職教高地優勢,連續三年獲評“全省職教改革成效明顯市”,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金牌總數實現全省“十五連冠”,全國職教活動周啟動儀式兩次落地濰坊;山東第二醫科大學、濰坊學院分獲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面向“十五五”,濰坊將持續擦亮基礎教育名城、職業教育高地、高等教育強市“三張品牌”,用更加優質的教育托舉千萬家庭的希望。
濰坊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高強介紹,“十四五”以來,濰坊加力推進文化“兩創”,大力發展文化產業,聚力塑優節會品牌。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等新業態成為招牌產業,“齊魯天路”連續2年榮登“中國深受歡迎的十大自駕路線”,歌爾集團獲批文旅部首批技術創新中心;建成世界風箏公園,入選《遠方》旅游雜志2024年全球最值得一去的地方,躋身全國“網紅城市”潛力榜20強;建成超然書房88處、校園書苑34處,培育省級及以上文旅園區、街區等30余家;新青年音樂節、歌爾馬拉松等文化活動帶動綜合消費3.3億元,推出濰坊象、峱寶寶等爆款文創,打造鳳溪地萬物集夜市等夜間經濟新燃點。2024年共接待國內游客9645.7萬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938.79億元,分別比“十三五”末增長89.2%、84.4%。力爭“十五五”打造文化生態保護全國樣板、文旅深度融合全國示范城市,推動“風箏故鄉 山海濰坊”文旅品牌美名遠揚。
濰坊市海漁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慶華介紹,近年來,濰坊連續實施兩輪主攻“海洋經濟”戰場行動,2024年海洋生產總值達1703.42億元、占GDP比重21%,以全省1/22的海岸線創造出約1/10的海洋生產總值。海洋生物醫藥產業增加值連續3年全省第1;海洋化工產業規模突破1300億元,40余種產品市場占有率全球第1;海洋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到155家,省級以上創新平臺達44家、占全省18.6%;全國首家海水綜合利用研究中心、國內唯一內燃機產業計量中心落戶濰坊,全國首家海洋化工中試基地建成投用,全國首個南美白對蝦聯合育種中心破解“卡脖子”難題;擁有全國唯一、面積最大的國家級檉柳海洋生態功能保護區,全省最大的海草床和貝類“倉”,全省第2的自然岸線保有率!笆逦濉逼陂g,濰坊將錨定建設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目標,實施百強項目、千億集群、萬企向!叭蠊こ獭保ν苿雍Q蠼洕哔|量發展。
濰坊市衛健委黨組書記、主任蘇茂泉介紹,濰坊市衛生健康事業目前在全省呈現出“4321”的格局:衛生技術人員8.94萬人、全省第4,醫療衛生機構9063家、全省第3,二級三級公立醫院44家、全省第2,國家級臨床重點?坪椭嗅t優勢?乒10個、全省第1。“十四五”以來,全力強基層、抓改革、惠民生,全市人均期望壽命達81.45歲,現有百歲老人739人,群眾看病就醫滿意度連續7年保持全省前列。在全省率先建成“醫療、醫保、醫藥”協同數據共享中心,縣域內就診率達94.1%、全省第1,市域內住院占比達94.3%;持續擦亮沂山論健、黃元御中醫藥文化節品牌,上線“濰九味”道地藥材IP,推動6類10項以上中醫藥適宜技術全域覆蓋,2024年全市健康產業規模超500億元,增長7.2%、全省第1。“十五五”期間,力爭新建3-5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不斷塑強濰坊醫療健康新優勢。(來源:濰坊市委宣傳部)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