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塑造產業發展新優勢新動能 陜西出臺措施推動高校院所專利轉化

為進一步盤活高校院所專利資源,加快構建專利轉化運用生態,省知識產權局與省教育廳、省科技廳、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日前聯合印發《進一步提升高校院所專利轉化運用效益形成長效機制若干措施》,促進高校院所更多專利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塑造產業發展新優勢新動能。

《措施》立足陜西省專利轉化運用工作實踐,從“聚焦產業發展盤活存量專利”“加強制度建設激發轉化運用動力”“強化多元服務構建轉化運用生態”3個方面,提出了13項具體舉措。

《措施》提出,加大增量專利動態盤點力度,支持高校院所利用概念驗證、中試平臺等對專利技術進行二次開發,建立“供需清單式”專利技術轉化對接機制,推動高校院所創新資源與企業需求精準匹配。為激發專利轉化運用動力,《措施》提出支持高校院所建立專利申請前評估機制,綜合運用優先審查、快速審查等多種模式,建立陜西省專利代理機構和專利代理師信息公開機制,不斷提升新增專利質量,同時,推廣“一院一所一校一港一企”模式,廣泛應用專利開放許可模式,支持知識產權試點示范高校探索專利轉化運用新模式,并不斷完善高校院所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強化知識產權金融支持,加快培育專利密集型產品,引導更多企業將硬科技轉化為好產品、打造成好品牌。

聚焦專利轉化運用生態的構建,《措施》提出了完善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機制、招引具備專業服務資質和能力的知識產權運營機構、加強專利轉化服務體系建設、推動構建重點產業專利池等舉措。

“我們不僅著眼當下專利轉化運用的提質增效,更注重形成長效機制,健全全鏈條服務體系,從制度層面打通轉化‘梗阻’,切實推動高校院所專利技術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省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措施》落地實施為抓手,持續優化服務體系,通過豐富金融產品類型、拓展“靈犀”計劃服務場景等,不斷釋放專利價值,助力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為構建具有陜西特質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堅實支撐。(記者 陶玉瓊)

編輯:蘇睿楠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