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6月12日消息(記者韓雨晨)日前,天津東疆綜合保稅區將迎來第1000艘租賃船舶簽約落地。該船浮式液化天然氣生產儲卸裝置(FLNG Floating LNG)為總投資近18億美元,其中租賃融資金額約12億美元,該項目刷新了國內租賃史上標的物價值新高。

活動現場(央廣網記者 韓雨晨 攝)

該型船舶全球僅有7艘,用于海上液化天然氣生產和儲卸。船舶長283米,寬62.6米,船中上至上層甲板高度21米,與航空母艦的體型相當,被業界稱為移動的天然氣工廠。目前,該船正在非洲塞內加爾近海投入油氣資源開發。

此次簽約方分別是國內6家租賃公司組成的“聯合體”與戈拉爾液化天然氣集團(Golar LNG)。該船由新加坡海庭公司建造,國銀等6家租賃企業置換融資,戈拉爾液化天然氣集團承租,是東疆船舶離岸租賃的又一次創新。聯合租賃對商務協同、法律支持、區域政務服務的專業性、確定性、效率要求極高,國際聯合租賃業務鮮有在國內開展。參與簽約的租賃“聯合體”由國銀金租牽頭,項目公司設立在天津東疆綜合保稅區,成員還包括華夏金租、江蘇金租、昆侖金租、浙銀金租和深圳租賃。簽約后,各家租賃公司將按不同份額購買船舶所有權。這是目前為止中國融資金額最大、參與成員最多的聯合租賃項目。本項目的落地也標志著東疆成為與新加坡等國際航運中心比肩,躋身融資租賃千船俱樂部的區域。

經過十余年的發展,東疆租賃行業探索的出口租賃、聯合租賃等業務模式,不僅加快了租賃行業發展,也為我國船舶海工制造業走出去提供助力。據統計,東疆完成的1000艘船舶租賃業務中,有超過一半船舶是由我國船廠自主建造,包含了散集油氣主流船型,這些船舶在保障糧食安全、能源安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此外,船舶租賃行業的飛速崛起也為天津市金融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助力。據了解,天津市金融機構已與千余家租賃公司(含SPV公司)建立業務合作,服務租賃行業覆蓋飛行器、船舶、海工、新能源設備、通訊設備、大型盾構等業務領域,船舶租賃項目融資額排名全國金融機構第一。

“未來,東疆將持續推進制度創新、擴大產業規模、優化資產管理,充分釋放船舶、飛機等資產價值,更好服務產業發展。同時,東疆將深化與香港等地的產業協同,推動創新模式復制推廣,將成熟的船舶租賃業務模式拓展至設備租賃領域,助力‘東疆方案’和‘中國制造’更好地走向國際市場。”天津東疆綜合保稅區融資租賃促進局局長時金鳳說道。

編輯:褚夫晴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