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刷單返利”“AI換臉”“虛假征信修復”等詐騙手段不斷翻新,基層群眾尤其是老年人、青少年、務工人員等群體,往往成為不法分子的首要目標。為提高公眾金融風險防范意識,切實維護廣大金融消費者權益,金城銀行于2025年金融教育宣傳周期間,以“保障金融權益,助力美好生活”為口號,推出“反詐電影基層行,風險提示進萬家”集中宣教活動,通過多種創新形式將金融知識送到百姓身邊。

此次活動突破傳統宣傳模式,采取“流動宣講+電影放映+互動體驗”相結合的方式,組建“金融服務流動站”和“金融教育流動宣講團”,深入農村、社區、高校、企業及建筑工地等場所,開展針對性、場景化的金融知識普及,累計線下覆蓋超萬人次,線上線下總觸達量突破十萬人次。

把影院搬進村,反詐知識接地氣。在天津市武清區曹子里鎮西柳店村,村委會臨時變身“露天影院”,村民們聚精會神觀看反詐題材電影《巨額來電》。放映結束后,金城銀行宣講員用當地方言,穿插講解“保健品騙局”“以房養老”等真實案例,發放通俗易懂的“反詐提示宣傳單”,幫助大家識別陷阱、守住“錢袋子”。王大娘感慨道:“以前總覺得詐騙離我們很遠,現在才知道,養老錢最要當心!”

高校零食包上印口訣,輕松學習反詐知識。在天津師范大學,金城銀行結合電影中“AI偽造老師騙學費”情節,現場還原“刷單詐騙”全流程,并創新推出“反詐零食禮包”——包裝上印有“未知鏈接不點擊”“個人信息不透露”等朗朗上口的提示語。學生們通過掃碼答題參與互動,在輕松氛圍中掌握防騙技巧。這種“知識+零食”的宣傳方式,深受年輕人歡迎,百余份禮包很快被領取一空。

工地微課堂,守護工友辛苦錢。在中建八局M0智能創新產業園工地,午休時間成了“反詐微課堂”。金城銀行工作人員結合《獵屠》電影情節,拆解“冒充包工頭借款”“虛假中獎”等針對務工人員的常見騙局。來自江蘇的李師傅表示:“我們常年在外,最怕年底拿不到工錢還被騙。這樣講案例,聽得懂、記得住!”課后,他還主動將宣傳頁拍照分享至工友群,讓更多人提高警惕。

企業定制指南,筑牢財務防騙墻。面對企業用戶,金城銀行提供“定制防詐指南”,重點解析“冒充高管指令轉賬”“釣魚郵件”等高發騙局。天津某信息技術公司的財務主管王女士表示,電影中的偽造指令情節與她日常遇到的詐騙郵件高度相似,“以后必須嚴格執行雙人復核、電話回撥,絕不能大意。”

社區聯動的“最后一百米”。針對社區中的“一老一少”群體,金城銀行聯合響螺灣派出所,將“金融服務流動站”開進多個社區,民警與銀行員工共同現場講解“保健品免費試用”“AI換臉冒充親人”等新騙局,并手把手教學“一看二問三掛斷”反詐口訣。一周時間內,活動覆蓋居民超6200人次,有效提升了社區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和青少年的防詐“免疫力”。

本次活動中,金城銀行緊緊圍繞“風險提示送上門”的核心理念,通過電影下鄉、零食包標語、工地課堂、企業指南等多元形式,實現金融教育從“被動接收”到“主動貼近”、從“單向傳播”到“雙向互動”的轉變,不僅普及了金融基礎知識,幫助消費者理性選擇產品、識別營銷誤導、防范非法中介,也進一步弘揚了誠信守約的金融文化,展現出金融機構的服務溫度與社會擔當。

未來,金城銀行將繼續深化金融教育下沉工作,持續探索更多貼近民生、直達群眾的宣教模式,推動金融知識普及常態化、長效化,以實際行動助力構建和諧、安全、健康的金融環境,讓金融服務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來源:金城銀行)

編輯:褚夫晴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